自媒体想法简友广场

那一年的今天

2022-05-03  本文已影响0人  柳暗花明_5374

那一年的今天

          一

那一年,被称作千禧之年。

那一年的今天,是我生命里最美好的春天。就在那一天,我们喜得爱女。

两千年的农历三月十七日,阳历的四月二十一,下午四时十分,在县医院,我的闺女顺顺利利地来到了我的身边。

每当想起那个温暖的春天,我就会想起林徽因写的诗句:“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二

人都说养孩子是“一胎照书养,二胎当猪养。”也确实。初为人母、人父,面对生命里的第一个孩子,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这种对小小生命的新奇与喜悦,是那般殷殷期待,那般小心翼翼。

从她生命初萌在腹中,我们就买了书,每天晚上都要对照相关月份的胎儿图片,想象着腹中的她,此时生长的状态。

那个时候,我的妈妈却开始了忐忑,她经常会对着她心里的送子娘娘喃喃自语,祈祷着能给我肚里送个男孩子。她对我说:“人家里就他一个儿子,送子娘娘可千万要给送个男孩啊!”

二十年前比起现在,人们对于生男生女的观念还是不同的。尤其在农村,轻女的倒也不多,但重男的思想还是很严重的。做妈妈的,就怕自己的闺女,会辜负人家的期望,不受待见。

她的话在我心里不是没有压力的。虽然和孙同志说起,他总会说着男孩女孩都一样的话,但是我还是怕他言不由衷。

这个社会对女人多不公平!对于生孩子,肉体之痛比起心理压力真不算什么。

那时候我还是个很情绪化的孩子,动不动就哭。有一个晚上,两个人躺在被窝里,一起想象着宝宝出生后的样子,我对他说:“就让孩子随你吧,千万别随我啊!可要是随我怎么办啊?我长那么丑!”说这话时,也不知怎么的,就哭得稀里哗啦的。

那时候他性情还很温婉的,能接受我的矫情和莫名其妙的坏情绪。他也不说什么,安慰的方式就是用力抱抱我。

      三

那个春天里,天很暖,别人都穿单衣服了,我还一直穿着他的羽绒服,用以遮盖笨笨的身子。学生们背后都叫我“穿大袄的老师”。漫长的春季,我一直在期待着卸下重负,一身轻松地与我的宝宝相见。

谁知她竟然比我还急。那一天上午,突然地坐立不安,小腹总有下坠感,就像是便意。可是,离书里说的预产期还差一周,书里说的临产征兆一个都没来,也就没在意。

放学回家和妈妈说,总想如厕,妈妈也没在意。吃饭时,她又和嫂子说起,嫂子说怕是的吧?雷厉风行的嫂子就赶紧找来村里会接生的婶子,要她给看看。婶子一看,说,都开宫口了,快了,要去哪里生赶紧准备吧。

孙同志一听,赶紧去找车,也不知是激动还是紧张,就看着他一边疾步走着,一边连连吐唾沫,都不顾得低头,直着飞沫。

那时候轿车还不普遍,村里也就有两辆昌河出租车。

从村里到县城六十里路,哥嫂都陪在我身边。嫂子担心得一路把眼睛长在我身上。她看我神态安然,不时就问:“你试着肚子疼吧?”“不疼。”一会儿又问:“还不疼吗?”“还不疼。”

直到进了县医院妇产科检查时,我还是没有感觉到多么疼。这很奇怪,有好多人都说产前宫缩疼得受不了,有的说都疼了几天,直疼得生不如死。

医生一检查,说赶紧去产床躺着吧,宫口开全了。

在大家紧张的目光中,我独自晃悠着大肚子去了产房。多么矫情的人啊,那时候却表现得轻描淡写、泰然自若。想来真是为母则刚。

进了产房,有两个产妇已经躺在那里挣扎大半天了,疼得哇哇惨叫。医生开玩笑说,你们三个比赛哈,看谁先生下来。

正好村里有个妹妹在医院产科实习,她又是忙着给我买巧克力,又是教我怎么呼气。三点进了产房,四点十分,顺利分娩。

只是最后往外抱孩子的时候,确实疼得受不了,但是想起临走妈妈对我说的话,她说生孩子是哑巴亏,不能叫出声来。生性脆弱的我硬是咬着牙没叫出一声。

于是,那个下午,产房里的我在生孩子比赛中,荣获冠军。

我出来的时候,她们还在产床上拼命挣扎。

那般的顺利,让嫂子每当讲起来,就说我真是有福。

但是,当时的“冠军”一点都没有骄傲的感觉。当那个妹妹在我耳边告诉我是女孩的时候,再疼都没流泪的我,心里突然一酸。我不知道出去后,会看到大家什么样的表情,我太害怕让别人失望了。虽然,我特喜欢女孩子。

那个时候,婆婆已经接到电话赶到医院,婶子大娘也都陪着一起来了。老孙家一众长辈以最高的热情,热热闹闹、欢声笑语迎接新生的孙女儿。

刚刚出生的闺女上窄下宽的脸蛋儿,因为那时候医院还没有给新生儿洗澡的设施,满脸都脏兮兮的。

那个下午,孙同志满病房里转悠了一圈,回来趴在我耳边,非常骄傲地说,我怎么看着这么多孩子,就咱闺女长得俊啊!

嫂子是第一个抱闺女的,而她回家对妈妈汇报的却是:“生了个闺女,哎呀,那闺女小脸上窄下宽,长得那个丑啊!”

后来,当孙同志得知嫂子的评价后,非常不满地对我说:“说咱闺女丑?哪里丑了?捏是什么眼神!”

妈妈说,当时一听说是女孩,她都一下子淌汗了。

当孙同志去报喜的时候,妈妈大概是试图察言观色。后来,她对我说,当时看到他的脸色,她一下子放心了。她说,看着小孙那脸上那是真的喜啊,美滋滋的。

        四

出院回到婆家坐月子,村里陆续有人来看孩子,听得多的话是:“头一胎女孩没什么,还可以再要一个,还赚一个。”当时在农村,头胎是女孩才可以批二胎。

我是一个太敏感的人,总能听出别人的话中之意,心情就受影响。因为按当时的政策,我们不是农村户口,是不能被批二胎的。

因为那些话,在月子里,我就对孙同志说,以后不管怎么样,我也要再生一个。

靠在我身边的他,揽过我的头,一字一句地对我说:“咱就要这一个!我绝对不会让你再受这样的罪了!”

后来,他一直坚持着只要一个。有一个闺女他就已经满足得不得了。每当有人在他面前炫儿子的时候,他回家总是美滋滋地看着闺女,对我说:“能跟咱闺女好吗?谁家的儿子能比得上咱的闺女好?”

庄户人说,看庄稼是人家的好,看孩子是自家的好。一点不错。一向低调的他,提起闺女从来唱的都是高调。

公公婆婆也从来没有说出你们再要一个之类的话,也从没表现出半点不如意的情绪。倒是我的娘家人急得不行,爸爸妈妈、哥哥嫂子都千方百计地要我们再要一个。

直到十年后,在我的再三坚持下,我们才有了第二个孩子。而之所以再要一个,不是为我们两个人考虑,也不是为了老孙家的面子,而是为了闺女。那时候,我就想,等我们做父母的老了,在这个世上,柔弱的她,需要一个手足至亲的力量。

而闺女,那时候总是吵着说,她想要个弟弟。一个弟弟,似乎是我们送给闺女的一份大礼。

最近在看郭红的《长岛小记》,她写道:“每个人都应该有个女儿。”

确实,养闺女和养儿子是不同的体验,面对着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孩,那份柔情就像三月的春水,暖暖地在心里满溢。直想把世上所有的美好都送给她。幸好,她曾说,弟弟是她生命中的美好。

        三

时光仓促,二十二年转眼之间。回顾从前,宛如昨日。

感恩那一年的今天,感恩我的闺女来到我的身边。

亲爱的闺女,那一年的今天,你的人生之初有了一个顺顺利利的开端,希望你一生都张扬起自信的风帆,无往不利。

妈妈写这些是想告诉你,那一年的今天,从你来到这个世界上,你就得到了万千宠爱,所有的亲人都把你放在心中重要的位置,给予了你无条件的呵护与真爱。

是这个世界先爱了你,你也要持一颗感恩之心,好好地爱这个世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