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用智能化推动装备国产化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2008年前后,金融危机席卷之下,在一座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城市里,企业面临多重困境,产业竞争力、品牌力必须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巨大。
一座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有智库支持,更需要有行动力去开拓、去创新、去落实。为产业把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市领导在经过长时间的调研走访和交流后,找到了一所知名大学,有一群学者愿意身体力行,董事长李新教授就在其中。
学者们与市领导进行了充分讨论,决定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进入企业,一边开展全面的产业调研,一边为制造业企业问诊并提供技术解决思路。
学者们在产业调研阶段,走街串巷虽然累,但有市政府和科技部门的支持,倒也顺利。尤其是正在转型的泥沼之中苦苦挣扎的制造业老板,看到学者们的到来,感到了希望,对当前的形势和困境如实相告。学者们感受到了压力,但也在积极帮助企业寻找转型升级的方向。
在一些加工代工密集的区域,董事长发现,机械装备大多是人工操作,用工成本高企,缺工严重,劳动效率低下。他与学者们讨论,要用智能化科技成果自主开发出一批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推动劳动密集型工厂做装备升级,为装备国产化迈出这一步。
智能技术研究院成立以后,国产装备共性技术研发和关键技术攻关成为了研究院最重要的课题。当初参与产业调研的学者们都自愿加入了研究院的技术研发团队,为有条件进行转型升级的企业提供个性化技术方案。
后来,在毛纺织行业、家具木工行业、模具制造行业等传统产业方面,运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开发了一些行业共性装备,促进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6-60倍。
同时,在物联网技术、仿真技术、封装检测、机器视觉等方面,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用国产化技术完成了新装备自主开发,替代了进口装备,让制造业企业看到了装备国产化的希望。
然而,技术研发是一件长期性的工作,处于转型期的企业甚至没法向研究院支付研发费用,那就采取股权投资方式,如果研发成功落地并产业化运用,就转化为股权,如果没法落地,企业也不用承担责任。这是研究院产业孵化的初始阶段。
从长期来看,这是一种经营方式。但从短期来看,研究院如何自主经营形成自我造血功能是董事长摆在眼前最难的事。
世上本没有路,路是人走出来的。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服务。董事长想到,技术服务是解决短期现金流的一种方式。通过成熟的技术和工艺与企业需求结合,提供技术服务方案。于是,研究院开始与专业技术机构合作,引入产品检测服务、尺寸测量服务等技术服务中心,为当地企业就近提供共性技术服务。
董事长知道,国产化之路并不好走,但需要有情怀的人去行动,去坚持,并带动后来者一步步向前走,形成一个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希望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