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事事 是一门学问

2024-06-09  本文已影响0人  静夜语思

这一天是端午节假的第三天,

我和儿子度过了无所事事的一整天。

我们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必须要做的事儿。

我对他没有特别的要求,他对我也是如此。

就这样,我们在书房待了整个下午。

他搭积木,我看书。

他搭的是一个很复杂的缆车模型,

偶尔需要我搭把手,需要我见证他的奇迹成果。

我偶尔看到书内有趣的图配文,

也忍不住跟他分享一下,不管他懂不懂。

这些都是一两分钟的事儿,

很快我们又恢复了各自的平静,互不打扰。

平时忙于奔波于兴趣班、埋头于功课的我和他,

难得有这么清闲的大段时间。

内心充盈而富足,时光静谧而美好。

读书读到这样一段话——

海外的华人孩子中流传一个关于父母的笑话:

他们每个周末送你去奥数班,

但是如果你告诉他们你将来相当数学家,

他们马上回痛心疾首地劝你另选热门专业,

他们逼你从小就苦苦练琴,

可长大如果你真想去搞音乐,

他们会吓个半死。

看书的意义大概就是

能从别人的言论里去反省自己的人生,

我也时常思考送孩子学琴、打球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如果真的是如我自己所说,

陶怡孩子的情操,丰富孩子的知识,

让孩子更多地去探索世界,找到自己的兴趣。

那就完全没有焦虑的必要。

不带目的的去陪他上兴趣班,陪他过周末,

我们是不是可以一起做更多的“无用”的事情。

一起度过更多无所事事的时光?

可是我们的教育,

总输在不诚实地对待自己。

或者一开始诚实地对待自己,

后来又被周遭的世界裹挟着改变了。

我要时时提醒自己:

可以适当苛求自己,少苛求他人。

好了,我们要继续无所事事去了。

随便找条路,

他骑车,我跑步,

走到哪儿就是哪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