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妈妈”--亲子绘画心理成长营感悟打卡2/10
画者基本情况:
妈妈:35岁 善良 安稳 自我探索疗愈成长中 宝贝:5岁半 男孩 可爱聪明理性 表达力强 记忆力好 好奇 喜欢读书 认识生字
画前当天让你印象深刻的事:
平淡的一天,没有特别印象深刻,晚上的线上沙龙让我更进一步的了解自己,并且深入了解与妈妈的关系。也让自己反省与宝贝的关系,我给予宝贝的回应是否是安全的依恋
画前的心情:
烦躁 心烦 焦虑
绘画的过程:
不知道画什么,脑子里出现了一只狗就找到一个喜欢的够来画
宝贝画的很快,告诉他画一个动物表示我和妈妈 他画了蛇,虽然说不清楚为什么,这就是孩子内心的东西吧
画后的心情:
画完之后还是很开心的,也问自己为什么选择狗,有些说不清楚,也许是喜欢,也许是认为忠诚,还是一只自信的昂头阔步的狗。小狗跟随在身后,渴望被狗妈妈看见?
画面的故事:
宝贝画的蛇并没有说出故事来
自己的画也没有想出故事,就是想画这样的 反问自己,与母亲的关系也是如此?
结合本节要点的绘画觉察和感悟:
与妈妈的关系就是与世界的关系,童年的关系直接影响了以后的所有的关系,在对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越来越了解自己之后,发现了很多的恐惧和认知都是与妈妈的关系,最深入疗愈的就是与母亲的关系,而自己作为一个母亲,从中学会如何抱持自己的孩子,给予他足够的安全感和自我的能量。
与妈妈原来一直是追随不被看见和拥抱的,也明白了自己 内心更多的情感情绪的需求所在,和妈妈逃避型的依恋关系也是自己选择远嫁的一个原因吧。内心渴望却不知如何表达,将内心的需求压抑,只会更多的情绪攻击自己。
本节听课的感悟:
所有的关系之首是与原生家庭妈妈的关系,成为母亲之后更要学会如何与孩子的相处和爱
本节课程对自己的启发:
不断的探索自己,了解真实的自己,了解与妈妈的关系,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从现在开始做一个表达需求的孩子又有什么不行吗?可以的
接下来的一小步(越具体越好):
1.想打电话时候给妈妈打电话,想撒娇的时候不去顾虑太多,不压抑说出对妈妈的需要
2.与老公的关系,正向表达自己的需求,大方自然的去接受他的爱和关心
3.和哥哥更多的联系,无所谓说什么,把小时候不曾做的都做了 即使撒娇也可以
4.正向回应宝贝,接受他的所有喜怒哀乐,给予他更多的空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减少担心和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