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day2
第一章 第二节 核心素养
内容梳理
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内容梳理读后感
第一节我们知道了素养的来源、构成、特性,对“素养”一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二节作者着重围绕“核心素养”介绍了其“核心”二字所谓何意,以及核心素养的内涵。以此为基础,说明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与内涵,以及核心素养研制的四点原则。
把内容进行框架式梳理后发现,本书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以“素养”为开端,探究核心素养的源头,带着读者探究核心素养课堂的本质。教师如果想要对课程改革深入把握,就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只有对“素养”“核心素养”这些概念有了深刻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以此为基础所构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框架和内涵”。
通过阅读这节内容,我对核心素养的内涵加深了理解。
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的关键是品格和能力。品格是一个人做人的基础,而能力是一个人做事的根基。即品格是向内的自我提升,而能力是向外求发展的两种途径。体现了人的一体两面性。
核心素养所倡导的品格和能力,需要我们结合教学去思考,如何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在带领学生求知的过程中发展其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书中对于能力三个特点的阐述非常值得我们以此思考,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到底该以什么为主。
能力有三个特点:剩下来的东西,带得走的东西,可再生的东西。
课堂上学习具体知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用什么路径去获取这些具体知识。教师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展示知识获取的路径和方法。多年后,或许课堂上讲了什么孩子们早已忘记,但是他们或许会记住你教给他们的方法,比如如何阅读,如何记单词,如何去学习等等,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是可以带得走的东西,也是可以再生的东西。换句话说,知识以什么方式呈现,该如何获取、转化、浓缩,是学生们需要掌握的。知识,只有在经过一个人的加工浓缩,并不断运用中,才能内化为能力。
什么样的能力是关键能力呢?
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能力,也是其他能力的基础。
阅读,首先要量大,其次是理解领会,新旧内容的融合。经过大量阅读的学生,才能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为进一步的思考能力打好基础。阅读能力强,其表现为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因此阅读的领会吸收,可以促进其思考能力的发展。
表达能力是更高级别的学习。需要自我把已经掌握的知识外化,用语言清晰准确的表述出来,传递给他人。表达的过程促使思考的产生,同时也督促自我查漏补缺,审视自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提升自我。
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以促进思考能力的发展,同时思考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也有助于促进深度阅读与深刻表达。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学生最基础的学习能力,而其他能力的发展,例如解题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作文能力等,都是以他们为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