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本妈妈这样教负责》

2019-04-03  本文已影响0人  MIAMAMA
看《日本妈妈这样教负责》

      幼儿园家长会上推荐阅读的一本书,花了今天碎片时间共约两小时翻完,比较通俗易懂的一本书,书开头提到的以“温柔而坚定的方式给孩子建立规矩”的观点也是之前在《正面管教》里听到的深感认同的观点。

      从“不要麻烦别人就是独立”、“好教养就在理所当然的小事里”这些观点和书中列举的案例里可以读到日本这个民族的克制。书中提到“日本妈妈”的要求和做法某些我觉得过于夸张和严苛,也不太买作者为了对比而对比把“华人父母”的教育方式写的太不堪的账,当然这也确是我们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反面案例的缩影。总之不管是哪一国的,做好父母是一门“知易行难”的功课,好的教育方法永远值得借鉴和学习,整理如下:

看《日本妈妈这样教负责》

01 为了孩子好,一定要舍得

02 没有天生坏孩子,只有不会教育孩子的懒父母

看《日本妈妈这样教负责》

      “如何做一个不懒的父母呢?”“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开始,从小就让孩子做家事、常劳动,例如让孩子帮忙做饭、整理房间。当一个好行为渐渐成为习惯时,孩子就能终生受益。”

03 规矩比成绩重要,让孩子明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04 自己的书包自己背,自己的事自己做

05 让孩子成为挺立的大树,而不是温室的花朵

06 自己的垃圾,自己带回家

      想要孩子具有环保意识,仅靠父母的培养是不够的,与孩子一起生活的家人也应该重视。唯有人人都具有环保意识,整个社会形成一种浓厚的氛围,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07 父母做得越多,孩子学得越少

      真的爱孩子,就要把一半的爱藏起来!父母如果不管教孩子,就无法让他明白做人处世的基本道理!所以,孩子可以爱,但一定要讲究爱的方式,不可以放纵,甚至是娇惯。

08 不狠下心来教育孩子,就教不出好孩子

      不狠下心来教育孩子,就教不出好孩子。日本人都很重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在日本,孩子只要满1岁,妈妈就不会再给孩子喂饭了,都是让孩子自己用汤匙学着吃。日本人的教育观念与以色列人一样,他们都认为孩子的自理能力需要从小开始培养。

09 孩子越早独立,长大越有能力

10 适度的保护是“爱”,过度的呵护是“害”

      有个女孩没有中暑,却被她爸拉上车,说是怕孩子危险。参加夏令营不就是要锻炼孩子吗?怎么遇到一点儿困难就退缩?我们日本父母绝对不会这么做,否则就跟逃兵没两样,是一种耻辱!

11 与其给他一切,不如教他方法

      学会放手,不要怕孩子吃苦。孩子在做事时,不要要求十全十美。对于不同性格、不同年纪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13 以鼓励取代安慰,让孩子勇敢而不依赖

      孩子摔倒了,不必大惊小怪,让孩子自己爬起来就可以了。父母去哄他,他反而会哭闹,也会让孩子产生一种印象:我摔倒了,别人必须扶我、帮我、哄我。时间长了,孩子就会产生依赖养成凡事依赖他人的恶习。

14 少一点儿干涉,多一点儿支持

15 父母尊重孩子,孩子才会尊重父母

      “为什么要尊重孩子呢?”

      “因为孩子和我们一样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要尊重!而要尊重孩子,就得先了解孩子的想法。”

16 给予适当的管教,而非过度的压迫

      多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孩子如果真的考不上大学,也不强求,学点实用的技能,能够养家糊口就可以了。

17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凡是关于孩子的事,要多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能帮孩子做主。必须意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像成年人一样需要尊重!

18 以询问取代决定,以讨论取代命令

19 溺爱让孩子依赖,尊重让孩子成长

      尊重孩子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但是首先要明白,溺爱孩子不是尊重孩子。

      要注意控制自己的言行,别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从哪里弄来这么难看的衣服’这种话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让孩子的自尊心受伤。

20 只要孩子喜欢,就让他去做,不适合再委婉提醒

      可以支持孩子在努力念书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到外面打工赚钱,孩子上大学之后更是如此。

21 孩子的自信与自尊,来自父母师长的公平对待

22 爱孩子,批评两次,表扬三次,教他五次

      好孩子不全都是夸出来的。要知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挫折、失败是难免的,犯错也是不可避免的。让孩子只在赞扬声中长大,不一定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还可能助长孩子的虚荣心。虚荣心强的孩子,如果事情做得不好,会设法讨好父母,从而得到父母的赞赏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孩子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撒谎。     

      管教孩子要奖惩结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他们既会犯错,也会不断地成长进步,批评孩子与赞赏孩子一样,无论是对其完整人格的塑造,或是促使他不断进步,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23 可以冷处理,但不能伤害孩子

      冷处理既不能心疼孩子,也不能心急,要多给孩子思考的时间,让他自己分辨对与错,这样才有利于孩子自我反省,意识到错误,并改正错误。

24 教育孩子之前,先严于律己

      在日本,大部分父母都会严于律己,总是用“孩子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这句话互相提醒,为孩子做好榜样。如果父母做得好,在孩子心中就会有权威感;孩子对父母心服口服,教育时肯定容易得多。

25 与其发脾气,不如冷处理

26 就算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陪孩子吃饭

      一个家的餐桌犹如课桌:利用吃饭的机会,在餐桌上教导孩子一些做人处世的道理;餐点搭配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餐桌更是适合给孩子上环保课的好地方。

27 应该管教的时候,就要严格管教

      “如何既能管教孩子,又不放任孩子呢?”

      “当然还是调教了。既要宽容孩子,理解孩子,又要对孩子加以教育。”

28 要让孩子学会合作,父母必须以身作则

      1.让孩子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所谓团队合作,就是指团结一致、互相帮助,为了共同的目标奋斗到底。其实,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明白,不论在家或是在学校,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与人合作是很重要的。

      2.父母要善于与人合作

      3.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29 从小事做起,从小时候开始

      “不论‘两人三脚’或是跳橡皮筋、老鹰捉小鸡,想要培养孩子的协调与合作精神,都应该从小时候开始,越早越好。”

      1.先要支持孩子多参加团体活动,例如,学校的合唱团、拔河比赛等。

      2.平时尽量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让孩子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也可多带孩子去拜访亲戚朋友,让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玩儿。

30 独立而不自利,顺从而不盲从

      想要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就要纠正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培养孩子表达和沟通的能力,教育孩子顾全大局。

31 愿意与他人分享,他人才有可能与自己分享

      要时时灌输给孩子分享的重要性,让孩子意识到,只有愿意与别人分享,别人才有可能与自己分享。同时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多与其他小朋友相处。

32 引导孩子站在别人立场思考,别怕吃一点儿亏

      父母如果能够教导孩子不怕吃亏,孩子在团体中就会有谦让精神,学会凡事为他人着想。

33 父母的命令比不上孩子之间的互动

      要提醒孩子与其他人相处时,大家必须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共同的成功,获得双赢。如果只想着所有成就都是自己的功劳,就不会有人愿意和你合作,自己也不能获得成功。

34 能走路就别坐车,能爬楼梯就别坐电梯

      培养孩子毅力的4个原则:

      第一,培养孩子的毅力要从幼儿时期开始,越早越好。第二,刻意让孩子吃一点儿苦,多为孩子安排一些逆境。第三,加强体育锻炼。第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35 教育经验可以借鉴,但不可以完全复制

36 懂得适时放手,才是真正爱孩子

37 好体质靠训练,意志力靠磨炼

38 让孩子沐浴在阳光中,也接受风雨的考验

      日本父母很少在孩子面前争吵。但如果家庭中有重大的危机,比如父亲失业、父母离婚,都会告诉孩子。这也是让孩子体验生活困境的机会。

39 节省,是为了真正的富有,灌输孩子节省惜物的观念

40 培养创造力,从零岁开始

        在日本,只要是孩子亲手制作的玩具,大家都会称赞。因为做玩具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日本的父母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以及好奇心和冒险精神,鼓励孩子有独立的想法。

41 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开始,培养更多兴趣

42 想要激发创造力,要先培养好奇心

      创新能力有几种不能忽略的因素,第一就是好奇心与兴趣,第二是想象力,第三是洞察力。”

      想要有所成就、有所创新,首先要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再来就是思考能力很强,有自己的想法。可见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要从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开始。

43 创造情境,张开想象的翅膀

      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上,父母从不设限,会给孩子很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44 让孩子从做中玩,从玩中学

      如果想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父母应该多给孩子自由的空间与时间,孩子想玩什么游戏、想和谁玩游戏,不要干涉太多,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受到游戏的乐趣,愿意创造新游戏,从而使孩子的个性及创造力都得到发展。

45 希望孩子有创意,父母要先有颗童心

      日本父母经常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凡事学会独立思考,用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看《日本妈妈这样教负责》

      今日临平建设局一日游,事情虽没有办成,也有了重大突破!等候的时间顺便也把这本书翻完了,满意~

看《日本妈妈这样教负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