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断舍离|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

2018-06-28  本文已影响68人  a923a844c8c5

《断舍离》作者山下英子,是一名杂物管理咨询师,也是一名瑜伽爱好者。她通过瑜伽参透了放下心中执念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随后便致力于提倡以这种概念为基础的、任何人都能亲身实践的新整理术“断舍离”,通过对日常家居环境的收拾整理,改变意识,脱离物欲和执念,过上自由舒适的生活。

想要了解什么叫做断舍离嘛?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读本书的29-44页。


你真正了解断舍离吗?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人们说断舍离,丢弃放在衣柜里已经三年没穿的衣服是断舍离,放弃一段让自己丝毫不快乐的感情是断舍离,毅然辞掉一直纠结许久是否要放弃的工作是断舍离。

但是如果你深入地了解了断舍离的机制,你就会发现,其实,断舍离远远不只如此。

断舍离,作者在书中给的解释是,断是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舍是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离是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

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上面所说的断舍离,更大的部分是舍。如果在舍之后,你内心还在留念着过去的人,事,物,没有达到离的状态,那始终称不上是断舍离。

断舍离,是一个通过收拾物品来认识自己的过程。通过对这些物品的整理,使自己看清楚内心的混沌,从而让人生可以更加自由舒适。简言之,断舍离就是通过整理物品整理人生的一种行为技术。


不收拾的收拾法

在断舍离里,收拾是最重要的,扔东西也是必要的。可是断舍离的收拾并不等同于整理收纳。两者的最大区别是,断舍离并不是为了使房间变得更干净,而是要通过收拾的过程,来了解并喜欢上自己。

作者在书中介绍了筛选物品的两个维度:一个是我与物品的关系轴,另一个是当下的这条时间轴。

下面我们跟着作者的思路来判断下这些东西,朋友送的不适合自己的高级化妆品,因为变胖后穿不下的衣服,一个月用不到三次的护肤仪等等。我们通常会想,穿不下的衣服可以激励自己瘦下来再穿,护肤仪用了对皮肤好啊,高级化妆品还是朋友送的了?丢掉多不好了?

其实这些都是关系轴和时间轴错位的东西。你把关系轴放在朋友与物品的关系轴上,所以你舍不得处理掉朋友送的礼物,你把时间轴错位在过去和未来上,所以你舍不得扔掉将来也许还会穿得上的衣服和护肤仪。

在决定哪些东西该舍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问自己这件东西是我现在用得到嘛?用的频率大概多久?我们留下的只能是对自己合适且必需。在添置新东西的时候,也必须考虑东西是否对自己真的有用。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身边的东西都是自己必需的,正适合自己的东西。这些东西就像我们的战友一样,一看到它们,我们便会产生愉悦舒畅的心情。

而收拾东西,也不再是是讨厌麻烦的了,因为你身边已经没有多余的物品了。所以,断舍离,我们又可以把它称为不收拾的收拾法。


筛选物品带来的自我察觉

一个人的自我形象能够从所使用的物品中看得出来。我们通常经常用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来形容外在的重要性,其实我们日常所使用的物品也折射出了我们的自我形象。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犯一个错误,就是觉得好的东西就应该在重要的场合拿出来才能体现它的价值。书中举了个很典型的例子,朋友送了一套贵重的杯子,而是自己平时在用的却是个买甜甜圈赠送的杯子,当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那套杯子的时候,你可能会回答,“太可惜了,这种好东西舍不得用啊”。

这种“舍不得用”的想法,相信每个人都有过。反正今天没有聚会,没有特别活动,穿得随便点就可以,所以我们放过了柜子里其他喜欢的衣服选了最普通的一件。可是一旦你真正开始进入断舍离的状态的时候,就像我们前面说的,你留下的应该都是你最最喜欢的东西。

通过正确的断舍离之后,你平时在用的就是你舍不得用的杯子,你一直穿的就是自己最最漂亮的衣服,像这样的逐步认可自己后,你看待东西的视角也会开始改变。一旦这种机制开始运行,看待自己的方式就会从过去的减分法变成加分法,你会开始觉得自己值得上最好的东西,你还能变得更好,从而逐渐地喜欢上自己。这种状态,就叫做快活。

断舍离就是为了让自己变得快活,而让自己变得快活是一切变好的先决条件。德国诗人歌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所以,让我们从住所,职场等环境开始断舍离,让自己变得快活起来吧。 


结语

今天我们了解了断舍离的机制,学习了如何按照我与物品的关系轴和当下的这条时间轴筛选物品,认识到了掌握断舍离机制后带来的自我察觉及快活状态。

那么该如何从着手断舍离了,舍掉的东西又该如何处理?明天我们将带领大家从衣柜开始自我改革,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今日话题

学习完今天的课程,相信大家都开始跃跃欲试,环顾下四周,从关系轴和时间轴看物品,你会舍掉什么东西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