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与人格、情感独立性
今天又读到一篇有关空间与自治的文章,讲述个人的独立空间与自治性、人格的独立塑造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对于现代,个人主义盛行的今天来说,似乎是一个很流行的话题。我们时常讨论人与人之间的合理边界,隐私与独立,再宏观一些与政治经济相关的便是私有制、知识产权、甚至主权自治性和去全球化的产业脱钩,大家似乎都很在意这种有关明确边界的讨论,也确实有时候“确立边界”与“拉开距离”一样有着较为冷色调的情感色彩,令人心理上感到不适。在我的潜意识里也有时会因为边界的建立而感到不适,但是现在如果理性地来看,如果双方都能够思考并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讨论边界,似乎也是一种简单快速地帮助双方互相了解的办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拉近了距离的。
把这个问题放到我个人身上,从小我好像就标榜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在生活的大小事上都希望能够自己去做。我在一些评论中看见了很多不尊重孩子隐私的父母,但是我的母亲从小就很尊重我的隐私,虽然在家里一直没有自己独立的房间,但是也未曾因为没有独立空间或一直被侵犯隐私而感到不适。但相比于其他我遇到的很多人,我对隐私或界限的尊重和感知并没有那么强,也许就是因为从小习惯了没有独立的空间,因为从未建立过所以也没有相应的反感情绪。
仔细体悟,我在情感和生活上并没有我自己想象中那么独立,也很容易产生依赖心理,理所当然地认为建立互赖关系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从而在有依赖的时候会比较放松和懒惰,不能发挥最大的潜力。也因而有时候我可以用切断所有后路的办法来逼一逼自己,防止过度依赖。
另一方面,我也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不在意他人的想法,我也非常需要外界的关注和认可,在一个人的时候容易陷入自暴自弃和自我迷失的循环,没有做到肯定以及坚定自己的判断力,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和关注自己最真切的渴望。有时候不在乎真实的自己的一种表现是对自己有着过高的期待,然后陷入没有达成预期的自我否定,变得不接纳自己和犹豫不决。也许我需要的,就是能够把房门锁起来的魄力,是给自己建立城堡的能力和勇气,是把注意力放在自我人格的成长和重构上。而不是通过反叛,来彰显独立,在没有他人的情况下,就无法实现自己真正的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