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大千世界,繁花万朵,晋陶渊明独爱菊;万丈红尘,名利千般,唐李太白唯恋诗;众生芸芸,天地悠悠,宋苏子瞻只惜才。吾辈晚生,追念先贤,跋山万座,涉水千条,依稀明了老庄所言: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虽然弱水三千,而我只取其一瓢饮。刷新心空,清空欲望,放慢脚步,岂不快哉?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若?心远地自偏。”曾为口腹自役的陶潜,终于在做彭泽县令八十余日后“自免去职”,眷然归田。他坦言“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吾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陶公不再为世俗所累,他要到山水田园间自食其乐: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他要到莺歌燕舞里安时处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嗅着淡雅的菊香,分明看到了陶公潇洒快乐的披星戴月的身影。他再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脸色,也不需要去揣测同僚的心事,只须留意无心出岫的流云,仰望倦飞知还的雀鸟。他放下了多少人一辈子都放不下的俸禄,他撷取了多少人毕生中都看不上的淡泊,然而,他的快乐却是多少人一生一世也无法感知和获得的。
他虚室中的菊花香远意馨······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童叟皆知的脍炙人口的诗歌里浸润着谪仙太白多么幽深的思乡之情?那年,年轻气盛的诗仙才子“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但当他看透了官场宦海后,他毅然决然地仗剑远游去了。是他,长安市上酒家眠;是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还是他,千斤散尽还复来;终是他,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于是,他让御手调羹,贵妃捧墨,力士脱靴,醉卧酒肆,梦游天姥。绝代诗仙,忘怀名利,逢糟吃酒,遇库支钱,轻装简从,可是就在这不知不觉之间,耳闻“两岸猿声啼不住”,眼见“轻舟已过万重山”。他放下了尔虞我诈的昏官场,离开了苍蝇饮血的肮脏地,但他没有放下手中的秃笔,一路颠沛,一路吟哦,好诗如酒,豪情烂漫。他诗中仙子,万世敬仰,千秋追念。他放下了繁重的名利,收获了壮丽的诗篇。
他酒壶里的诗韵流光溢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因为乌台诗案而遭贬的苏轼,幸得一团练副使,苟全性命于黄州。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他在此写下了著名的黄州三绝章《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震烁文坛。是啊,“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每每吟诵这些文句,总能从内心深处升腾起一股莫名的崇敬之情,更多的还是一种了然彻悟的感慨和释然放下的通脱。还有他在此时此地写下的《寒食帖》也一样是自成一家,名传千古。我常常想:假如苏子醉心于朝野的党争,弄权于国君的旁侧,他一定是身心俱疲,心力交瘁。达观通脱的苏子从贬谪的困厄中突围而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他的才华就这样在苦难的磨刀石上打磨得熠熠生辉,他的人格就在这样艰难的抉择下砥砺得光彩照人。
他舟船上的词章山青水绿······
斯人已逝,浩歌长存。人生漫漫,诱惑丛生。鱼和熊掌,不可得兼。万花丛中,只取片叶。我迎着古圣襟袖的沁人心脾的遗风,我嗅着陶公的花香,品着诗仙的酒韵,蘸着苏子的才情,不由得心有灵犀。我想:当我的人生再次面临太多的取舍时,一定坚持任凭你三千弱水,我也只取一瓢而饮。
够么?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