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44:见“利”也要见“害”
《道德经》44:见“利”也要见“害”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声名和性命比起来,哪一个更切近亲身?生命和财货比起来,对哪一个希求更多?占有与丧失比起来,哪一个更为有害?所以过分热衷名利必定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过于敛藏财富必定会招致惨痛的损失。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招致危亡,这些才是长生久治之道。
趋利避害,人之常情,问题是人在欲念的驱动下,常常失去理性,陷入到只见其利、不见其害的境地。个人问题形成风气,最终演化成社会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孔子提出了“仁”,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以教化人,从修身以德,修己以安人的角度去导引社会风尚。孔子曾经评价卫国公子荆,认为这个人品德高尚,一定有好命。
孔子“铁口直断”的依据是公子荆这个人不贪心,很容易满足。刚开始治理家室,稍微有一些财货上的积蓄,便说:“够用了”。再稍多些时,又说:“太完备了”。到更多一些时,则说:“已经算得上完美了”!
公子荆作为卫公的儿子,能这样看待家室财货,看待父亲对自己的恩赐,怎么可能不好运连连呢?
《道德经》主张“无为而治”,甚至认为“绝仁弃义”才能让“民复孝慈”。唯独在“少私寡欲”这个方向上,与孔子的主张还保持着一致。主张“绝圣弃智”以“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道德经》,没有像孔子一样在“德”上下功夫,也没能真正做到“弃智”,反倒是在思辨上下了一番“利害”引导的功夫,试图通过引导王公、公侯中的明白人来实践“无为而治”,从而让天下人过上小国寡民、鸡犬相闻的平和日子。
生于春秋时代的孔子克己复礼、修己以安人,尚且有重振礼乐文化,再造大同世界的抱负。战国时代成书的《道德经》,哪里还敢奢求什么“天下大同”,能够偏安一隅,过上小国寡民的生活已经算是奢求了。
同王公贵族对话,当然有相应的套路。
一、强调道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王公所求,不过长生久治之道。
《道德经》认为,长生久治源自对“道”运行规律的把握——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招致危亡。
二、举例现象——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听过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究其根本原因,无外乎道理是道理,对于没有实践经验的人而言,因为没有切肤之痛,所以无关疼痒、可有可无。因为可有可无,所以不曾、不肯老实实践。因为不曾、不肯老实实践,所以看不到效果,感受不到变化。
最好是描述一些曾经发生过的,王公贵族尚且记忆犹新的现象,借助现象说道理。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过分热衷名利必定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过于敛藏财富必定会招致惨痛的损失。这是有目共睹的共性现象,用来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道理,再合适不过了。
三、回到理性——名与身、身与货、得与亡
“道”生“一”,这个“一”是天下万事万物的立身之本。丢掉立身之本,便会陷入到危亡境地。人人皆知丢掉这个“一”容易陷入危亡境地,还是有不少的人会不自觉地丢掉这个“一”,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想得太多,贪求得太多。
既想要声名,又想要性命;既想要生命,又想要财货;既想希求多,又想丧失少。想得太多,贪求得太多,便会陷入危险。柏拉图曾经描述过一个思想试验:对于在高空走钢丝的人而言,向前走是危险的,向后退也是危险的,比向前走和向后退更危险的是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想得太多,贪求得太多的人就像站在原地犹豫不决的高空走钢丝人一样,危险而不自知。
两利相权取其轻,两害相权取其重,这恐怕是最好的利害权衡原则了。问题是我们的内心到底想要什么,恐怕只有自己的内心知道。
不管怎样说,千万要记住,不能只见其利,不见其害 ,“见利”时一定要意识到其背后还有一个自己可能忽视的害,不见其害时,最好不要贸然取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