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医道真(一千五百二十七)
2024-08-09 本文已影响0人
妙手柯楠
括天地,总阴阳,别气化,定灾祥。
“帝曰:何谓五太五少,气同上正。岐伯曰:气有盈虚,以次推也。”
黄帝曰:《天元冊》所谓气有五太、五少之分,与气有同上同正之别者,其气何也?
岐伯对曰:五运司天、在泉之气,有太过而为盈者焉,有不及而为虚者焉。其太过而盈者,无论何气主之,皆谓之太;其少而虚者,无论何气当之,皆谓之少。
至气盈而为太者,有气以制之,而盈者不盈,气虚而为少者,有气以复之。而虚者不虚,则气得其平,与正化等同也,故谓之同于正。
若夫上者,司天之谓也,气本不与天合,而化实与天齐者,故谓之天符不得而直,谓之曰同上也。然气不常盈,亦不常虚,太少相承随时立政正上互见,因气定名,可次第而推者也,岂难知哉。
“帝曰:太乙天符何如?岐伯曰:水临太阳,天符位也,土临太阳,是为岁会同天符焉,三合阳明,太乙天符。”
黄帝曰:言太乙天符为贵人,中其气者,病危而疾不知其义之安在也。
岐伯对曰:今且以太阳司政言之,彼太阳者寒水也,寒水司天而复遇丙辛之水气临之,是气与天合也,则为天符之位,名曰天符。
太阳辰戌也,辰戌为土,而复遇甲己之土气临之,是气与岁合,而又与天合也,则名之为岁会,为同天符也。
至若阳明司天,而值乙酉之纪,是谓三气同合。则天符之中,复见天符,是为太乙天符。其气至过,其令甚速,故中其气者,病危而疾也。由此旁通,无不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