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散文散文心情随笔

吃的断想

2018-12-14  本文已影响1人  遠在遠方

童年的记忆里,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是一家人最难熬的时候,每顿饭都只能吃些干粮或是玉米糊,几天甚至是半个月都吃不到一口菜。那时我就盼望着野地里的那些车轱辘菜能快点长,等它们长大了我就有菜吃了。终于在某个温暖的下午,母亲会坐在地里(母亲的腿不好,所以只能坐着)一边照看着我,一边挖那些刚刚抽出嫩叶的车轱辘菜。之后母亲会熬一大锅的汤出来。每次母亲都要从那只飘了几叶菜的一锅汤水中,极力的捞出几乎是所有的菜来盛到我的碗里,叫我吃。我端着碗问母亲:娘,你咋不吃呢?母亲就指着那一大锅的汤水说:吃吧,锅里头还有的是呢。然后盛了一碗汤转过身去喝。

    记得还有一次,母亲不知从哪里捡来了三五个鸟蛋,说要煮给我吃,我极兴奋而好奇的围者母亲的身前身后转悠,把母亲转的烦了,回过头来训斥我,却不知怎的把那几个鸟蛋弄打了。母亲扬手打了我的屁股。我委屈的哭了,母亲也哭了。我一边哭一边跟母亲说:娘,你别哭了,你在哪捡的鸟蛋我再去给你捡还不行么?在儿时的印象中鸟蛋和野菜一样是长在地里等着人来捡或是来挖的。后来才知道鸟蛋是要上树才能捡到的。而至今我也不知道母亲是在哪是怎样捡到那几个鸟蛋的。

    后来长大了一点的时候,挖野菜就是我的任务了。每天放学都要拎个破塑料袋,跑到附近的草坡上挖一种叫“婆婆丁”的野菜(其实是蒲公英)。起初是被逼去的,但后来竟也渐渐的喜欢上了。因为平时沉默少语的父亲在忙碌了一天回来的时候,会偶尔的夸奖我一句:诺,这是小子挖的吧,真好吃。是那苦涩的婆婆丁让我的记忆里充满了甜蜜。    后来上高中才知道吃饭要花钱。没有野菜汤,没有婆婆丁,鸡蛋要五毛钱一个。那时因为害怕花钱买菜,我便害怕吃饭,更害怕和别人一起吃。时至今日每到吃饭的时候我就犯难,怎样花最少的钱吃的最饱,是我永远也算不出答案的难题。在大学食堂打工的时候,吃饭是不花钱的。虽然吃的都是卖剩下的饭菜,几样菜盛在一个盆子里,一掺和再一搅和无论是样子还是味道都使我联想到泔水,但是即使这样每次我都吃的直到胃都痛了才罢休。而且吃完后还像个得胜的将军,算计着我又吃了多少钱的饭菜。后来我却不再做这个工作了,因为这个工作太残忍了,它使我觉得活着只是为了吃饭!

    去年暑假打工,去给一个富家子弟当三陪:陪学习,陪吃饭,陪聊天。吃住在他家里,条件很好。我想既可以给家里减轻负担,吃的又好而且一个月还有600元钱赚便欣然前往。母亲也没阻拦。一个月下来我竟然胖了10斤。可是开学临走的时候,母亲一手捏着那600元钱,一手摸着我的脸说:儿啊,娘真舍不得你走,放假也没在家呆几天,娘还没看够你呢,这咋又走了呢!看着母亲发红的眼圈,我只是淡淡的说:又不是不回来了,回去吧别送了。我转身逃跑似的走了。我不敢再看一眼母亲,不敢看她那斑白的双鬓,不敢看她那结满老茧也布满裂痕的手。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个假期我能陪她一起度过,我不知道还有多少次那双粗糙的手能这样抚摸我的脸......

    母亲在那一个瞬间老了,不再是我儿时印象中那个高大坚强的母亲了,现在她开始依恋我,舍不得我了。但她还是我的那个母亲啊,那个用玉米糊野菜汤把我养大的母亲啊!

    想起母亲,想起母亲留给我的所有关于吃的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