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用对厌恶疗法了吗?》
董伟娟坚持分享2202天。一天进步一点点,读书分享246(2023.9.17星期日)
厌恶疗法是行为主义疗法的一种。我们生活中也用此疗法的原理去处理一些事情。比如,孩子本来挺喜欢学习的,但由于家长的唠叨、指责,随时都想教人家点什么,人家在做事的时候,家长总想跳出来去指指点点,或者是把他喜欢做的事变成我们要求他做的,等等,这都是在用厌恶疗法的原理,起到反作用却不知道。所以,孩子的事情要管,但不要事事都管,不要随时管,更不要总挑错思维去管,那样的话,他就不愿意去做了。越管越麻烦,越管孩子状态越差。其实是你无意中用了心理学的原理。
厌恶疗法可以用在戒烟戒酒上。定义:是通过附加某种刺激的方法,使求助者在进行不适行为时,同时产生令人厌恶疗法心理或生理反应。
如果反复实施,结果使不适应行为(就是求助者感觉喜欢的但也想改变的,如吸烟)与厌恶反应建立了条件联系,以后尽管取消了附加刺激,但只要求助者进行这种不适行为,厌恶体验即会产生。
为了避免厌恶体验,使不得不中止或放弃不适行为。
我们在生活中应用时,其实就是多给孩子积极正向的强化,尤其是孩子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而且那个事情无可厚非,那家长就少发言。如果他做的事不是太妥当时,也可以试着用厌恶疗法的原理去调整。
基本原理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认为错误的与病态的行为,是在生活经历中特别是心理创伤的体验中,通过学习或条件反射固定下来的。通过再学习、条件反射和强化手段,也能消除和纠正病态行为或功能障碍,建立起健康的行为。
到这个过程中不能期待快速改变。如果有反复,就接纳他陪着他。即内耗-重复-接纳,内耗-重复-接纳,比如,孩子说了要去做某事,到时候却不做了,怎么办?依然是接纳他,允许他反反复复,然后他就会有进一步去尝试的念头甚至行为。但是在家里家长往往没有等待的耐心和那么高的接纳度,通常都是快疯了,结果孩子就变得不敢去尝试。那什么时候是改变的那个点呢?就是家长被磨得彻底死心了。彻底没脾气了,然后孩子就改变了。因为孩子看到父母“接纳了”,虽然是死心无奈式的,但孩子他就感到安全了,他才不内耗,不用面对来自于家长的纠结,然后他就开始能安心地应对来自自己的那份焦虑,然后更多地去面对他的困难,他的状况,然后变化就出来了。所以,作为咨询师得能吼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