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哲思

厌食的孩子(一)

2020-06-09  本文已影响0人  萍心而论

接连几天来了3个厌食症的学生,都是高中生,从高一到高三正好一年级一个,两个女生一个男生。成绩都很好,从小到大这都是好孩子、好学生。再看他们的父母,都是有知识、有文化、有进取心,讲道理、和谐、正能量的成功人士。

这么好的孩子,忽然有一天不吃东西了,或者仅仅吃很少的东西,体重极度下降,皮包骨头了,怎么劝都吃不进去了,医院检查后是厌食症。家长很着急,这是怎么回事呢?

回看这类家庭的共同特点,都不外乎是父母都很强,控制欲、管理能力都很强,他们会侵入到孩子的空间,不给孩子抵抗的机会,不给孩子还嘴的机会。培养出依靠性很强的孩子,不断给孩子意见,教导或左右着孩子的言行以及三观。这样的家里看起来夫妻关系特别和谐,没有冲突,妈妈都对,爸爸笑笑不说话,妈妈做主,一副很和谐的样子,实则谁也不搭理谁。

家长们要让孩子看到“外表的完美”,夫妻间从来不明着批评对方,维护和谐家庭的氛围,避免不一致。可是到了青春期以后,孩子感受到父母实则似热实冷,感受到父母追求完美是给别人看,感受到家里的不和谐,大家都在演戏给别人看。那么ta也开始演戏,开始控制,开始追求完美。最初是为了形体的苗条,吃的少运动的多,后来演化到ta不吃东西,然后大家陪ta一起吃饭。这个时候厌食症的功能出现了——让家庭的氛围进一步和谐。

是的,厌食症是集体家庭动力的问题,是权利争夺的问题,不是吃饭的问题。孩子的目的是吸引家长注意,博得家长的眼球。可以说家长不真实,一家人都是戏精。

动力催眠后,孩子症状有好转,开始吃饭了,但原来的乖孩子却开始跟家长吵架,ta的攻击性和动力表达出来。然后因为这不是家长要的,家长尤其是妈妈会受不了孩子的这种转变,于是,真正的阻抗产生了。治疗师会被各种追问:孩子为什么不听话了?孩子为什么会发脾气?ta原来不这样的啊?但实际上孩子的自我萌生,自我力量出现由被动攻击变成主动攻击,也就是孩子有力量啦。往往当孩子开始吃东西时,家长却受不了,然后各种借口推脱催眠预约的时间,不是自己忙就是孩子要上课,不能耽误课之类的。因为潜意识层面家长希望彼此联结,以牺牲自己孩子为代价达到潜意识的目标。而最后,孩子潜意识里对抗家长,用厌食症来表现。

那个男生成功做到了以厌食为表现,让父母围着自己转,然后用不去上学的方式来控制父母。那个高三女生,用不吃饭不上学的方式来声讨父母,甚至要把母亲赶到另外一个家里。那个高一女生,要求“爸爸和我一起吃,一起长点体重”,说是爸爸太瘦了,期待爸爸能胖点。

动力催眠几个流程之后,三个学生都开始学习文化课,开始学习真实的表达自己,让自己内外先一致起来。也唯有内外一致,心口如一,面对真实的自己和客观事实,那就可以无需用厌食得方式达到目的。

厌食症,自古就有,吃是在外的表现,实质是权利的争夺,那怕有时是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但愿家长们和孩子都看清本质,放下这种争斗的方式,如实如一地表达自己。记得,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