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控制”
谈谈这几天的一个自我觉察的小成果,昨天一大早,群里一个朋友发出一条信息“楼里的保洁员太不像话了,大厅拖地后地面弄得湿滑,出电梯没看见,害我摔了一跤,幸好没摔坏,否则你们就得赔偿!”
看了这么一条信息,当时就想回复,是你自己没有看见摔了一跤怎么就怨起保洁员了,你要走大街上摔了一跤,你是不是要怨大街没修平整?下雨天淋湿衣服,是不是要怨老天下雨?你自己摔了一跤已经不舒服了,此时你是不是应该尽快通知保洁员拖干地面,以防其他人发生类似事件?........
看到自己各种思潮翻滚,因为走路中没有打出这些想法进行回复;走着走着,忽然意识到,我这样的语气回复似乎就是让自己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以正义之名实施指责。
如果是一名咨询师他会怎样做呢?来访者若怒气冲冲,而且说的东西明显有错,那你此时需要直接指出是他的不对么?那有深度的咨询师是不应当这样做的,那他应当怎样做?“涵融”“接纳”这两个词跳出来,那此时的这个埋怨保洁员的人,她表达的是一种情绪,此时她需要的不会是道理,而是被理解,被感知和接纳。
正因为我没有同理或共情到她此时的状态,所以会以她应该怎样做是对的来要求她,这,其实就是“控制”。
感受到此,立刻回复她三个大大的拥抱,群里几个人也都关心的为她提供药膏,这个朋友想必是感受到大家的关心,又发出一条讯息“我已经通知保洁员擦干大厅,免得其他人也发生意外”。
看到这条讯息,我只能赞叹。深有感触,那些发脾气的人,她们发火,其实可能就是在表达他们的情绪,他们需要自己的情绪被看到,而当情绪被看到被感知到后,他们就有了做出最好决定的能力。
而假如这股情绪没有被看到,或以我最初的那种指责的方式,估计只能激起人们更大的情绪吧。那很多书心理学书籍会讲到,情绪是一种能量,一股能量之流,当能量之流升起,最佳的做法是疏通,还不是围堵。
由此想到父母和孩子,孩子在哭泣或者发火时,父母首先应该做的,不是告诉他们正确的做事方法和讲道理,而先接纳感知他们的情绪,去承接这股能量之流,当孩子的情绪被家长感知到,这股情绪的能量之流就可以流动起来,自然流淌出去;就如同树木经历了一场暴雨,树木虽然被雨水淋湿,但也让这棵树体验到了暴雨,下次再有暴雨的袭击,它不会再害怕。
在暴雨般的能量之流过后,家长再跟孩子讲正确的做法,或许都不需要家长讲,孩子可能自己就会知道正确的答案。而孩子正处在暴雨之中时,家长跟孩子讲道理,批评孩子,就如同暴雨之下的惊雷,直接封住了孩子体验之流,暴雨的能量卡阻在孩子体内,那此时家长的道理,孩子已经没有空间去容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