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专座的变化
这个变化,在我所在的县,大概以上世纪九十年代为界。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小汽车驾驶员右边的副驾驶座位,是领导的专座。比如,车厢内,除驾驶员座位之外,还有四个座位。其中,驾驶员右边一个,后排三个。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之前,县领导从上级派下来的很少,一般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土著,一路打拼,熬到了最大县领导,加上那时候小轿车稀罕,一个县城最多也就两三辆,为了突显自己的位置,多数县领导以坐在副驾驶座上为尊、为荣。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之后,乡镇一级一个看一个,慢慢地,也都有了一辆或一辆以上小汽车。有样学样,乡镇最高领导也以坐在副驾驶座上为尊、为荣。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越来越多的县领导,来自上一级。他们的不同之一是,坐车不坐副驾驶座,而是坐在后排与驾驶员对齐的座位上。
按照他们的说法,副驾驶座位,是保卫人员或秘书的专座,后排三个座位,应该按照职级高低,从左到右就座。一般来说,后排最多只坐两个人,留出一个机动座位。这样以来,一辆小汽车内,通常只坐三个人:驾驶员,秘书,县领导。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乡镇领导,也来自上一级了。他们有样学样,也都不坐副驾驶座位上,而坐在驾驶员后面了。
进入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县乡领导学会了开车。同时,汽车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从2010年以后,小汽车走进寻常百姓家的速度越来越快。当然,也就再也看不到哪一级领导争相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窘态了。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车里的人,越来越少,并且在多数时候,车里只有驾驶员一个人的情况,举目可见。
不过呢,在有的家庭单元里,如果丈夫在开车,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往往是太太。反之亦然。由此看来,副驾驶座位,是领导专座的约定俗成,仍然被一脉相承了下来。
滴水见阳光。窥一斑而知全豹。社会的表象尽管千变万化,但是,社会的深层逻辑,依然在任性着,在延续着,不肯主动发生半点的改变。进步乎?蜕化乎?至今没有一个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