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杂记
说起来,泉州是一座与我颇有渊源的城市。
在儿时的记忆中,泉州是一处离我不远不近的存在,看得清,摸不着。就像是住在隔壁的一户邻居,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聊上那么几句,而这个时日对于现在而言却遥遥无期。
我早已不记得第一次与她见面是什么年头了,只记得好像是在某个破落的街头吃了一碗不知道是米粉还是卤面的东西,虽然记不真切,但那个味道在我的脑海里好像还真是有点一言难尽。
现在想来,岁月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会在不经意之间,磨去你的那些不深不浅的记忆;不知道在某个时刻,你突然想要闪回,却在半路被卡住,动弹不得,十分难受。
小吃菜品那时,泉州还不出名,到外面跟别人一说,对方怕是还要反应半天。但如今的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名号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很多游客千里迢迢,只为见她一面。
那么,这次见她,我想要走近她,想要倾听她的心跳,感受在这风雨飘摇的百年进程中,她被历史赋予了何种的风情。
钟楼艺术小展在我的感觉中,泉州是一座很闽南的城市。
这座城里,好像是有那么一座绿油油的山,那么一条宽宽的江,江水不清不浑,常常有大大的货轮驶过江面,留下一条条水痕在身后氤氲弥漫。渔船好像也很多,那些带着大沿草帽的船夫们一个个都黝黑清瘦,像极了油画中的渔民形象。
一叶扁舟但这些都是模糊的画面了。
要说最清晰的印象,还得是泉州的那一座长长的石桥。
这座桥,应该算是蔡襄的跨界之作了。若非如此,可能我们都想不到这位北宋才子还有如此浩瀚的家国情结。
这就是课本中赫赫有名的洛阳桥。桥的两端连着长长的古街道,古街被包裹在红砖古厝之中,是可以一直眺望,却总也望不到尽头的那种。
路上的坑坑洼洼的石板就静静地躺在街上,无声无息地延伸下去,穿过喧嚣,穿越市井,铺向可望不可即的远方。
日头升起的时候,石桥的两岸就会摆出三三两两的小铺子。有卖奶茶的,有卖海蛎煎的。叫卖声,带着闽南地区浓郁的地瓜腔,响在洛阳街上空,横添了几分乡土风情。
洛阳桥面每日的岸边桥头,总是会有一些在散步的老人家:有老夫妇相互搀扶着的;有推着婴儿车慢慢走着的;还有挑着麻黄扁担、围着粉红头巾的老阿嬷。
横横的扁担杆,直直的脊背,饱和度极深的大红大黄大蓝大绿在她的身上冲撞、调配,最后竟达成了一种巧妙的和谐。一步一步,稳稳当当,朝霞余光中,她的身影与桥面凑成了一副和谐而对称的剪影,渐行渐远之间,让这条简单的石头路显得那么轻佻,又那么漫长。
古街一角在还没有去洛阳桥的时候,我没有太多奇妙的幻想。只觉得那个地方应该是有砖,有水,有人家。
真的去了洛阳桥,发现除了那些深深浅浅的刻板印象之外,这里竟有一种世外桃源的出尘情节。
我特别喜欢看那些雕着龙头的香炉中袅袅升起的烟火,带着三分古朴和七分虔诚,婷婷婉婉地飘向神灵,把香客们心心念念的期许和祝福带向远方,梦幻而诗意。
也许对于一个对神话和宗教充满崇敬的人来说,在到洛阳街边之后,便只觉得来到了一个被神仙庇佑着的宝地,闹中取静,心生菩提。
庙前香炉一角在这个小镇里,红砖红瓦裹挟着海蛎的腥气;各路神仙的尊位在家家户户的门楣里静地看着数不清的沧海桑田。
烟丝散去,庙头的飞檐上龙凤共舞,那些大红大绿的色彩被描绘在砖砖瓦瓦之上,透着俗世里最洋气的喜悦。
小庙飞檐我们挡不住车轮滚滚,看不清万世情缘,这个小镇却在日新月异的时代中留住了闽南最原始的风韵和气味。这种温婉平和,遗世独立的生活方式,不正是上一代人心目中童年的模样。
想来,所谓乡愁,不过如此;所谓传承,不过如此。
街边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