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分析Java方法反射的实现原理
简书 占小狼
转载请注明原创出处,谢谢!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其先后,则近道矣”
前段时间看了笨神的 从一起GC血案谈到反射原理一本,就把Java方法的反射机制实现撸了一遍。
方法反射实例
public class ReflectCas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Proxy target = new Proxy();
Method method = Proxy.class.getDeclaredMethod("run");
method.invoke(target);
}
static class Proxy {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run");
}
}
}
通过Java的反射机制,可以在运行期间调用对象的任何方法,如果大量使用这种方式进行调用,会有性能或内存隐患么?为了彻底了解方法的反射机制,只能从底层代码入手了。
Method获取
调用Class
类的getDeclaredMethod
可以获取指定方法名和参数的方法对象Method
。
getDeclaredMethod
其中privateGetDeclaredMethods
方法从缓存或JVM中获取该Class
中申明的方法列表,searchMethods
方法将从返回的方法列表里找到一个匹配名称和参数的方法对象。
searchMethods
如果找到一个匹配的Method
,则重新copy一份返回,即Method.copy()
方法
所次每次调用getDeclaredMethod
方法返回的Method
对象其实都是一个新的对象,且新对象的root
属性都指向原来的Method
对象,如果需要频繁调用,最好把Method
对象缓存起来。
privateGetDeclaredMethods
从缓存或JVM中获取该Class
中申明的方法列表,实现如下:
其中reflectionData()
方法实现如下:
这里有个比较重要的数据结构ReflectionData
,用来缓存从JVM中读取类的如下属性数据:
从reflectionData()
方法实现可以看出:reflectionData
对象是SoftReference
类型的,说明在内存紧张时可能会被回收,不过也可以通过-XX:SoftRefLRUPolicyMSPerMB
参数控制回收的时机,只要发生GC就会将其回收,如果reflectionData
被回收之后,又执行了反射方法,那只能通过newReflectionData
方法重新创建一个这样的对象了,newReflectionData
方法实现如下:
通过unsafe.compareAndSwapObject
方法重新设置reflectionData
字段;
在privateGetDeclaredMethods
方法中,如果通过reflectionData()
获得的ReflectionData
对象不为空,则尝试从ReflectionData
对象中获取declaredMethods
属性,如果是第一次,或则被GC回收之后,重新初始化后的类属性为空,则需要重新到JVM中获取一次,并赋值给ReflectionData
,下次调用就可以使用缓存数据了。
Method调用
获取到指定的方法对象Method
之后,就可以调用它的invoke
方法了,invoke
实现如下:
应该注意到:这里的MethodAccessor
对象是invoke
方法实现的关键,一开始methodAccessor
为空,需要调用acquireMethodAccessor
生成一个新的MethodAccessor
对象,MethodAccessor
本身就是一个接口,实现如下:
在acquireMethodAccessor
方法中,会通过ReflectionFactory
类的newMethodAccessor
创建一个实现了MethodAccessor
接口的对象,实现如下:
在ReflectionFactory
类中,有2个重要的字段:noInflation
(默认false
)和inflationThreshold
(默认15),在checkInitted
方法中可以通过-Dsun.reflect.inflationThreshold=xxx
和-Dsun.reflect.noInflation=true
对这两个字段重新设置,而且只会设置一次;
如果noInflation
为false
,方法newMethodAccessor
都会返回DelegatingMethodAccessorImpl
对象,DelegatingMethodAccessorImpl
的类实现
其实,DelegatingMethodAccessorImpl
对象就是一个代理对象,负责调用被代理对象delegate
的invoke
方法,其中delegate
参数目前是NativeMethodAccessorImpl
对象,所以最终Method
的invoke
方法调用的是NativeMethodAccessorImpl
对象invoke
方法,实现如下:
这里用到了ReflectionFactory
类中的inflationThreshold
,当delegate
调用了15次invoke
方法之后,如果继续调用就通过MethodAccessorGenerator
类的generateMethod
方法生成MethodAccessorImpl
对象,并设置为delegate
对象,这样下次执行Method.invoke
时,就调用新建的MethodAccessor
对象的invoke()
方法了。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generateMethod
方法在生成MethodAccessorImpl
对象时,会在内存中生成对应的字节码,并调用ClassDefiner.defineClass
创建对应的class对象,实现如下:
在ClassDefiner.defineClass
方法实现中,每被调用一次都会生成一个DelegatingClassLoader
类加载器对象
这里每次都生成新的类加载器,是为了性能考虑,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卸载这些生成的类,因为类的卸载是只有在类加载器可以被回收的情况下才会被回收的,如果用了原来的类加载器,那可能导致这些新创建的类一直无法被卸载,从其设计来看本身就不希望这些类一直存在内存里的,在需要的时候有就行了。
我是占小狼,如果读完觉得有收获的话,欢迎点赞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