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book

【读书笔记】《启示录》流程篇:产品验证(价值/可用性/可行性)与

2016-06-03  本文已影响793人  浅斟意
《启示录》流程篇:产品验证(价值 可用性 可行性)与原型测试.jpg

一、产品验证——证明产品的价值、可用性、可行性

在正式开发、部署产品前,验证产品原型是否符合预期要求,包括:

注:价值测试与可用性测试可同时进行,用同一原型;原型必须足够真实(高保真)。
行动:快滚去学高保真原型!

二、原型测试——把产品创意呈现给真实用户

争取让用研团队和可用性测试团队参与自己的项目,并与他们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
测试的作用:理解用户如何看待产品要解决的问题,找出原型中不合理的需要修改的部分,从而完善产品,提高可用性和价值(吸引力)。

1. 寻找测试者:

寻找测试者的途径包括:特约用户,同类产品的展销会(对企业级产品),分类信息网站发广告征集感兴趣的测试者,事后电话进一步筛选(征集要求不必太过具体),亲朋好友(针对大众产品)(避免过于亲密的人和科技行业的从业者,除非他们就是目标用户;另外测试者不能只局限于亲友),已有用户中筛选测试者(营销团队可以帮忙缩小电子邮件名单上的范围),公司网站征集志愿者(主流网站多用,但要避免全是产品尝鲜者);到用户聚集的街头巷尾去(发点礼物,注意放下身段);邀请测试者上门参加测试(送小礼物如公司电子购物券)
对大公司的建议:定期开展原型测试活动(比如2周一次,每次10-20人,每人测试1,2个原型)。安排专人邀请和筛选测试者(避免PM分心)。为降低爽约率提前一天致电测试者/语音留言(发电邮效果不好)。

2. 准备测试:

注意:不必等到完整原型完成后再测试。可以先测试主要项目,即使某些功能空着也行,问问他们"希望接下来发生什么",看看实现方式与其期望是否一致,往往能获得宝贵意见。
A:不必等到一切就绪才开始行动,边行动边改进,快速更新迭代。产品如此,个人成长也如此。想太多没结果,不如去试。

3. 测试环境

正规的实验室or轻松的咖啡厅,用户的办公室;远程测试(不能替代面对面测试)。

Tips:
PM应该亲自参与每次原型测试,尽可能多与用户接触,观察他们使用原型的反应(细微的表情和举动很重要)。
A2:学点心理学对产品非常有好处。
客观对待测试,克服心理障碍,明白自己的产品不可能完美,没人能做到始终正确。

注:获取用户反馈,是完善产品设计的最佳途径。
理想情况下,应该安排一个人主持测试(比如PM),另一个人记录(比如用研)。
可邀请团队的其他角色参与原型测试,这会让他们受益匪浅。

4. 测试原型

实际测试中的技巧和窍门

5. 更新原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