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乌合之众》体会与书摘

2020-03-26  本文已影响0人  伪文中
胡小跃,法语直译版

本书由法国人勒庞 (1841-1931)于1895年所著,距今已有125年。作为社会心理学的启蒙之作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书的篇幅很小却言之凿凿。勒庞眼中的群体是失去了异质性而趋于同质性的“精神群体”,这样的群体数量众多,理性欠缺,靠激情和对领袖的信仰本能具有短期内的强大行动力。

现在看来,这样的论断依然没有过时,百年前的群体和今天的群体并无不同,群体的特性根植于群体自身之中,并未因时代发展而进化。至少看书的过程中,我的三个疑问通过群体特质的比对得到了解答:

一、为什么的喷子那么多?网络暴力严重?

第一,网络本身具有“虚拟”的特性(并不是所有网友都能清醒意识到你的网络一言一行都在老大哥的监控之下),这种与现实的假象区隔,让喷子们具有了群体“无名氏”的优越感,因为无名,所以作为个体的道德约束和理性消失,可以大放厥词;第二,在群体中,白痴、嫉妒者被赋予了能量和正义的假象,他们认为自己代表真知,代表了正义。

二、为什么父母容易被养生谣言所骗?

首先在于,养生谣言抓住了父母群体对于健康长寿渴望的想象力,本身对这一群体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所以父母群体接受了言论,消化夸大后在进行传播,完成了谣言的传播闭环;其二是因为声望影响了群体的判断力。观察了父母转发的不靠谱谣言,多数标榜来自某某专家,某某教授,某某皇室秘方,正是这些“权威”的声望对父母产生了极大的说服力。

三、为什么感觉说话只有“小学生水平”的特朗普会竞选成功?

观看川普的演讲,会发现他将断言、重复这个话术用的炉火纯青。川普的“大嘴巴”和某些博人眼球的言论完全对群体的喜好投其所好。要知道,群体喜欢猎奇,群体喜欢不要太过复杂的言论,群体不喜欢理智。所以,对比于其他竞争对手明显精英意味的演讲方式,川普的话更具有煽动性,更能激发群体的想象力。看看川普的承诺,要重现美国辉煌,这么虚幻的口号多么成功,不谈how,不谈when,仅仅满是激情的重复梦想足以让选民热血沸腾。

当然,勒庞也有其有失偏颇的地方,比如对女性和拉丁民族的轻视。但是,总体的内容还是值得仔细研读的。对于教育体系的失败,媒体的没落等议题的论述,勒庞具有出奇敏锐的预见性。


书摘

群体的心理

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智力差异削弱了,个性也消失了。异质淹没在同质中,无意识的特点占了上风。

群体的感情

集体观察是错误率最高的,它往往只是某个人的幻觉,通过传染,暗示给别人。

必须把史书当做是纯粹想象的产物。那是一些没有看清楚的事物,凭空想象,加上事后的诠释。群体感到机动人心的,是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而不是真正的英雄本人。群体也希望夸大英雄人物的感情,总是放大他们的优点和品德。

群体表现出的感情,不管好坏,都有极简单化和夸大化这双重特点。

在群体中,蠢人、白痴和嫉妒者不会再感到自己平庸和无能,而是产生了一种强烈、短暂却巨大的力量。

由于夸大自己的感情,群体只会被极端的感情所打动。演说家为了吸引众人,势必滥用词汇,斩钉截铁。夸大、断言、重复,绝对不会经过理性思考之后再表明看法。

群体的想象力

一件事情,最能打动群体的总是其中最美好、最富有传奇色彩的那部分。在历史上,表面上的东西比实际的东西作用大的多,非真实总是压倒真实。

影响大众想象力的不是事实本身,而是他扩散和传播的方式。只有通过“浓缩”的方法- 如果可以这样的话,事实才能造成突出的形象,让人难以忘怀。谁能影响群体的想象力,谁就掌握了驾驭他们的艺术。

群体的领袖极其说服方式

给人信仰,就是给他增添力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都是由默默无闻的信徒发端的,他们除了自己的信仰一无所有。

领袖演讲的方式:断言、重复和传染

人像动物一样,也有模仿的本性。对他来说,模仿是一种需要,当然,前提是这种模仿必须十分简单。对模仿的这种需要让所谓的时尚具有很大的影响。不管是思想观点也好、文学活动也好,甚至包括习俗,多少人敢反潮流?引导群体靠的不是论据,而是榜样。每个时代都有一小部分个性很强的人在传播自己的行为,而群众在无意识地模仿。然而,这种个性不能离积习太远,否则太难模仿,也就谈不上什么影响了。

声望本身会妨碍人们看清事实本来面目,麻痹我们的判断力。

要得到群众的信仰,就要永远与他们保持距离。

论应试教育失败-引用泰纳(Hippolyte Taine 1828-1893)的《现代政体》第二卷

有必要替换掉我们那些可恶的教科书和可悲的竞赛,代之以职业教育,让年轻人回到他们今天唯恐避之不及的田间、车间和殖民地企业去。

要在生活中取得成功,判断力、经验、创造力和性格是先决条件,而这些都不是书本能给予的。思想只能在自然和正常的环境下才能形成。书是供人查阅的有用词典,一大段一大段地塞到脑子里完全没用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