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段毒鸡汤加点料,败败毒性。

2019-08-13  本文已影响0人  遇见人间四月天

一个很久很久没有发朋友圈分享的老同学今天转发了这样一段话,让我颇有感触。

先读一读似乎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鸡汤文。为了进行更好的分析,我把它分成了四段,一句一段。

有时候你会特别渴望找个人谈一谈,但是到最后你会发现,往往都谈不出个所以然。
慢慢地你领悟到,有些事情是不能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不必告诉别人的, 有些事情是根本没办法用言语告诉别人的,有些事情是即使告诉了别人,别人也理解不了的。
所以,有些话,只能放在心里,时间会告诉你一切。
有些话,适合留给自己,有些事,终究靠自己挺过去。
拍摄于2019春天的花园

再分析总结一下这一段话。

一共四句话。也就是四层意思。

一自己的有些问题跟别人说了别人也不明白
二自己要分清楚自己的事跟别人的距离远近
三最私密的事是自己的。
四最私密的事靠自己解决。

回到这段鸡汤文。之所以说是鸡汤,是因为文中把事件跟别人的远近关系分类的做法是对的。而且的确,你的问题你肯定是第一个要负责解决的人。

但是鸡汤也放了悲催的毒啊!
难解决的问题你跟别人说,别人也不明白。这里的别人其实是当事者认为的重要他人,比如老公,比如父母,或者自认为亲密的人。
最后不会解决问题的自己得孤家寡人一个来解决问题本身了。
而那个重要的别人只负责解决跟别人有关的问题。

寒冷的人际知觉和必须坚强硬撑的孤独是这段话的灵魂。


毒鸡汤之所以毒,就是它传递的独立自强的的信息里其实是满满的负能量。因为彼此之间在某个问题上不能互相理解,就把自己和平时信赖的人的关系人为的割裂,你是你我是我对立看待。就好比让人把联系紧密的手心和手背割裂开来一样,是痛彻心扉的。

这种精神状态下还让人独立自强,,就好比让一个身无分文的人不得不借债买单。实质上是严重的自我消耗,是自己挖坑自己跳。



拍摄于2017年5月校园


所以相信这句话,践行这句话根本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只会让他的问题再次搁置甚至于走到死胡同,陷入绝境。

那么怎么去处这段话的毒性呢?我感觉要再加上这样两个更合理的认知。

一,不是给别人说了没有用,是我们的谈话的场景设计的代入感不足,就是没有讲充分。或者这个人不是事件的核心参与人。我们谈话的对象选择失误了。
一般如果找一个人或者一堆人说了还是不能解决的问题,要直接去跟事件的核心参与人沟通;
如果一时半会儿找不到这个核心当事人,找人聊天要跟你的交谈对象设置场景,把他模拟成核心参与人,要真实的再现或设置某种氛围。讲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核心症结。

这样所谓的别人给出的答复才更有意义。

举个例子,你别指望一个跟你关系一般还男女有别的朋友,手伸到你的衣服里面挠你后背上的痒痒。这个人当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人选。

你需要做的是找到合适的人,说合适的话题。跟妈妈产生的问题就去跟妈妈讲,妈妈不在了,对着相片讲;老公的问题跟老公讲。不绕不回避。

这世界没有那么多感同身受,那个听你讲故事的人,已经尽力了,要感恩他拿出宝贵时间来聆听你的故事。要知道,你的人生,不是他研究的对象。他只是碰巧和你一起路过人生某一段时间的人。

二最后解决问题的其实还不是现在的自己,依然是别人。
是跟别人一起做事,阅读别人的书籍,见过并跟别人一起分享人生故事,这些别人融入到我们的生命里,抬高了我们的格局。
在新格局里,以更宽广的视野来解决问题时,我们最终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找到了解决之道。

我们常常人为的树立起自己这个形象。但说真的,自我和别人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一对概念。

举个例子,我们买的米是自己掏钱了的,当然是自己的米。但是,钱是哪里来的?米是谁卖给你的?谁拉到超市装卸的?谁收割脱壳的?谁种植守护的?谁选种育种的?

正是这些人的共同努力,你最后拿钱买到了米。

所以其实没有严格的自己和别人。自己也只是别人的一部分,别人才构成了完整的你。

讲了也没有用,是讲的方法和人选择上有偏差,试着多讲一讲。
解决问题的自己是融合了更好的别人智慧的自己,而不是现在被卡住的自己。

愿你体会到了这世界的爱与温暖,即使是经历过冷与寒。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