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闲扯】之十三
之十三
73.【原文】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成就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行恶。小人则与之相反。”
君子固然不认为自己是小人,可小人未必认为自己是小人。怎么又叫“好事”,怎么又叫“行恶”,君子与小人的看法是相左的。君子不以一己之私为坐标,以天下为务,胸怀坦荡,而小人从自身出发,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拼命。
出发点不同,对错、善恶、美丑的概念就不一样。 我觉得,小人真还是小人——小小的人——孩童呢。我们想想,小孩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初来乍到,不知道该怎么与人相处,也不明白自己与别人的界限,更不明白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不管看见什么都想要,都以为应该为他所用,所以伸手索取出自本能。哪有公私之分,哪有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呢。
也就是说,夫子所说的小人,虽然长得五大三粗了,肉体成熟了,但他的认知和心智呢,还停留在婴孩时期,如今被称作“巨婴”的,正是此物。成人的身体,婴孩的心灵,看着令人可悲可怜!造成此种人类的绵绵不绝,除了社会结构的原因外,我们的教育必须为此承担重大的责任。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74.【原文】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说:“自身行为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做,自身行为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在一个小单位的范围内,老大如果按照夫子所说的去做,可能还差强人意。但如果是一个庞大的国家,也依赖于领导人的率先垂范的人格魅力,我看是难于上青天的。两千多年来的儒家治国,“半部论语治天下”,证实了这一点,用不着为此啰嗦。说到底,夫子说的是“人治”,而现代国家应该讲的是:法治。
75.【原文】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叶公问孔子怎样管理政事,孔子回答道:“使身边的人高兴,使远方的人来归附。”
当老大的,要使身边的人高兴,这是他立足的根本。那么,怎么才能让自己身边的人都高兴呢?我觉得,按当今社会的格局看,只有一样,那就是发钱喽。物质利益是最大的公约数。
可问题却又来了,儒家不是强调等级差异吗,这钱是采取什么发放法呢?大河满灌,雨露均沾,还是依级别高低决定数额多寡?接下来的问题是,也许因为“分赃不均”而闹得四分五裂了。儒家的做法,大多是依差序格局来操作,离老大越近获利最多,离老大越远获利越少。这就逼迫大家紧紧地团结在老大周围了,而且拼命往里钻。现今的机关事业单位,哪里不是这么一个理呢。
至于使“远者来”,不要以为是冲着这个国家或集体而来,而是冲着老大对自己的胃口而来,这就叫“士为知己者死”,刘关张的故事即是如此。
那么,我们再看看地球的另一边是怎么一种情境吧。龟儿子特朗普上台,使“近者悦”了吗?没有吧,他的手下一个个被医治得分道扬镳,不少吧。他哪里敢给他们依亲疏关系输送利益呢。再说“远者来”,确实是有很多人想移民去,包括不少的中国权贵和富人,更莫说他们的邻居墨西哥了,但他一上台就要在美墨边境上修筑长城,阻挡来自墨西哥的偷渡移民。
按夫子的这两条来衡量,龟儿子特朗普锤子得很,既没有让身边的人“悦”,又不让远者“来”,撒子鸡公最高领导人哟!很显然,大家争先恐后往那里跑,绝对不是被龟儿子特朗普的个人魅力吸引住了,也不是想去与他套近乎,试图分一杯羹,而是看中它的制度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每一个人、每一分钱、每一个创意、每一份安全、每一份自由和尊严。
76.【原文】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夏(即将前往)莒父做官,问孔子怎样处理政事,孔子说:“不要图快,不要贪求小利。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无法成就大事。”
图快,这三四十年来我们已经把它发挥到了极致。先骑自行车,快了吧。十年后,升级为骑摩托。到现在则是四个轮子了。按照这个速度,要不了多久,可能得去天空折腾比拼了。
要理解这份快,得把前三十年对比起来看才行。 那三十年,国人图快之心远超现在啊。“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多快好省”,“三年赶英,五年超美”,结果如何?国民经济都要崩溃了。
小平这才把我们定位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初级”二字就是要让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图快之心安顿下来,老老实实承认差距,并踏踏实实解决国计民生。小平还说“不当头”“韬光养晦”云云。 然而,随着加入wto搭乘世界经济的快车,赚了小老百姓的几个血汗钱,荷包鼓起来了,于是就推销“中国模式”,要引领世界潮流了。又开始图快了,哪晓得遭到特朗普那龟儿子黑起良心一闷棒敲下来……
77.【原文】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求同存异,小人都是只求一己私利,而不守共同规则。”
“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身在集体团队中,遵守规则,以此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但他对任何事情都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不愿人云亦云,放弃自我,随波逐流,保持了难能可贵的人格独立。
但小人没有自己独立的个性和见解,只求满足私利且不遵守规则,所以他不能与别人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总把同事同仁视为敌人。
套用托尔斯泰的一句话,可以这样说:小人的追求总是惊人的一致,君子的风采却各有各的不同。
78.【原文】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安泰坦然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安泰坦然。”
这是什么道理呢?用当下流行的时髦语说,就是:君子大格局,认知高远,胸怀天下,坦然面对人世沧桑,乐天知命,待人不卑不亢,彬彬有礼;而小人呢,由于视利益为生命,视同侪为寇仇,永远处于焦虑恐慌的情绪中不能自拔。
亦如前文所言,小人就像幼儿园里的小朋友,紧紧抓住自己的玩具大声嚷“我的”,同时还要不停地抓住机会抢夺别人的手中物。他们非得如此,才能确定自我,找到人与我的恰当关系。但“巨婴”们就好像永远都没有毕业的幼儿园小朋友,只知道“取”,不知道“舍”,只知道从群体中争抢,而不知道遵纪守法,尊重别人的利益,更不知道分享,升华一己之欲了。
79.【原文】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孔子说:“刚强、坚韧、朴实、谨慎,这四种品格接近于仁德。”
汉代以后的儒家继承者,基本上都不讲“刚”“毅”了。为什么?因为统治者剔除了儒家思想里的有力量、有活力的部分,保留并发展了它有利于统治老百姓的部分。这就是被“独尊”后必受阉割的宿命。
西方有“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的说法,而我们这边呢,却是“欲享独尊,必受阉割”哟!以此观之,就不难理解现今庙堂上的专家学者们,他们的言行为何总是背离于常人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