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粽子先生的杂货记

爸爸带大的孩子是什么样子?

2021-04-09  本文已影响0人  小粽子先生
聊聊来自父亲的爱

面对飞过来的东西,躲避能力好

小时候缠着爸爸玩超人游戏,剪刀石头布输了的人当怪兽。

相比于妈妈,爸爸在和我“比赛”,基本都是动真格的,不会有所谓的谦让,但往往都是我输。

在卧室里,以床为战场,向超人爸爸发起“枕头攻击”。

他也不躲被我砸中几次后,开始抄起枕头向我攻击过来。

那时还小,在读幼儿园嘻嘻哈哈的,他一个枕头过来,我直接连人带枕头被砸掉下床去,头上磕了一个大包。

妈妈赶过来看到,抱起我,恶狠狠地盯着我爸。他连忙解释说:“我就轻轻地.....没想到。”

可能被砸蒙了,妈妈说疼不疼的时候,我还傻傻地说没事。

从那以后,只要有人向我丢东西,我第一反应是躲开,而不是接住。

从小动不动就被要求做个男人、男子汉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周末放假在家,我爱看的动画片总会和爸爸爱看的球赛有撞时间。

家里只有一台电视,所以周末的父子矛盾就集中在遥控器的争夺上。

“你都看了多长时间了,该我了,把遥控器给我。”我爸说。

我心里不愿意,他就提出剪刀石头布。

毫无疑问我老是输,后面才知道爸爸老是能从我的习惯手势猜到我要出什么。

我哭着还是不交出遥控器,然后找妈妈出来理论。

我爸就会大声说:“说话不算数是吧?你是不是个男人?还当不当男子汉了?”

这句话从我记事开始,我爸就灌输给我了。

他动不动就要求我做个男人做个男子汉。从不说他欺负小孩?

经常偷偷的跟我妈妈说,让爸爸走远点

因为我知道爸爸不会让着我,而是我又打不过他,有段时间有矛盾就想让他走。

爸爸的电话,我会故意不接,视频也不爱看,可是就爱躲在妈妈背后悄悄偷听偷看。

偶尔他出差回来,我总是有点不适应,毕竟又要和我抢这抢那的,我又抢不过。

所以一有时间,心情不好,就会偷偷去找妈妈商量,“能不能让爸爸他走”。

妈妈总是哭笑不得。

有时候赶上我心情特别好,或者学到了新技能的时候,第一个就想回来告诉他。

所以我的上学学会的第一首歌,第一首古诗,都是表演给爸爸看的。

甚至考试考好了,得奖了,也愿意给爸爸签名多一点。家长会也会期待是爸爸去。

不过好吃的还是分给妈妈,他没份。

父子喜欢组队干妈妈不喜欢的事

大学放假在家的晚上,过了晚上11点半,偶尔我手机会响,来自爸爸的消息:“去楼下整两串烧烤,加个啤酒,不要告诉你妈。”

然后我们就偷偷溜了出去,偶尔凌晨2点多才回来,会遇到妈妈铁青一样的脸。

家附近有个电玩城,初高中的时候,我们周末经常过来玩。

用我的零用钱,冲100多个游戏币,然后一起在拳王那里,打到晚饭时间回家顺便买菜。

如果累计的游戏积分多了,就兑换一些小玩具拿回家送给妈妈。

回家就会被骂老不正经和小不正经,念念叨叨地再给我们做饭。

一起出去,我会特备留意有没有落下东西

这点特别是在下雨的时候。

下雨我爸来接我,中间去了趟菜市场,我们就会把雨伞丢了,而且不止一次。

我妈老是吐槽,说:“小孩子不记得拿东西还能理解,你那么大的人了,怎么也整天丢雨伞?”

最离谱的是,我们全家出去玩,老爸负责拿钥匙锁门丢垃圾。

回来的时候,我们只能在门口待着,因为他把钥匙弄丢了。

“没理由啊,我记得丢垃圾的前我还拿着钥匙。”我爸说。

晚上九点,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带着孩子,靠着手机的灯光,在垃圾箱里找钥匙,最后找到了。

事实是,他只顾着玩手机,把垃圾和钥匙一起丢了都没发现。

从此之后,我养成了自己的东西自己保管好的习惯。

最后想说

心理学家格尔迪说过:“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与妈妈相比,爸爸可能不够温柔、细心,但在教育孩子这方面,爸爸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贡献。

比如对我来说,我的童年过得更加开心了,也更有被陪伴的安全感。

相比于我妈妈的事无巨细,我爸爸“放养”式的育儿方式,反而更利于培养我的独立能力。

毕竟老子不靠谱,儿子要就更会吃苦。

妈妈教会我怎么去爱,爸爸则告诉我如何开心地生活。

每个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父母双方的陪伴是最基本的亲子教育。


文 | @小粽子先生

图 | 插画师Marc Majewski 最新父子探险作品《我梦见了宝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