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生命如金钱也有账单

人们对于金钱的付出,往往会记录有很清楚明了的财务账单,以体现支出与收入的高低。
然而很少有人会留意自己的时间支出有多少,包括我自己在内。
其实已经有公司做过统计了。
法国《兴趣》杂志对人一生在时间的支配上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是这样的:“站着,30年;睡着,23年;坐着,17年;走着,16年;跑着,1年零75天;吃着,7年;看电视,6年;闲聊,5年零258天;开车,5年;生气,4年;做饭,3年零195天;穿衣,1年零166天;排队,1年零135天;过节,1年零75天;喝酒,2年;入厕,195天;刷牙,92天;哭,50天;说“你好’,8天;看时间,3天。”
英国广播公司也曾委托人体研究专家对人的一生进行了“量化”分析,有些数字可以作为上面推算的补充:“沐浴,2年;等候入睡,18周;打电话,2年半;等人回电话,14周;无所事事,2年半。”

这就是所谓的生命账单,虽然不一定很准确,也不一定权威,但大体上体现了我们的一生所花的时间到底在哪儿。
看起来都是在做一些不太“正经”的事情,站着、睡着、坐着的时间所占的比例比较大。
对照这份清单,我们发现有一些时间是非花不可的,有些时间是花多了,浪费了。每个人心里大概要有个数,自己花的时间到底是必要的还是可以省略的。
关于时间,网上流传过这样一个与父母相处的时间的计算公式:
假如一年中,
只有过年7天才能回家陪父母,
一天在一起顶多相处11小时,
若父母现在60岁,假设活到80岁,
我们实际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
只有1540个小时,也就是64天。

我们一直在说的来日方长,原来只是短短的2个月时间而已。
虽然这个数字是“浓缩后的精华”,可也告诉了我们,原来距离死亡,我们也就是还有三、五十年的时间,而父母剩余的时间就更短了。
不知大家看到这份时间清单是否有一些紧迫感?大多数人会有,但至多就震惊一番感慨一下,前进的步伐不会因此而缓慢下来。
因为大多数人,火没烧到眉头都不会着急的。
也许,大概,我们对于生命时间的敏感程度,需要有对金钱的那份专注,才会令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