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不是只有感情就够了
文字/主播:轻逸先生
今天去看了这部刘若英指导的电影《后来的我们》,从影片的开头到最后,我一直揣着一个问题反复的问自己,那就是究竟怎样的感情才算是最遗憾的。
1
故事的开头描述了两个年轻人在从北京回乡的火车上相遇,当时还是学生的见清对小晓一见钟情,而小晓一心想找的是一个工作稳定、生活体面的男朋友。在她的对爱情的态度里,男生要有房、有北京户口、最好是个公务员。虽然见清只是个穷学生,但在日渐相处的过程中他们还是相爱了。
只不过在北京这座用梦想去支撑的城市里,对于生活就已经充满了挣扎,更何况想要一份美满的爱情,哪里会有那么简单呢。
他们挤在一层有七八间的隔断房里,后来又被房东撵走住进了地下室里,他们吃着清水面条,摆着地摊,他们不得不在跨年之时相互的安慰着“咱们穷的日子已经开始倒计时了”可是最后,他们仍然走到了分手的那班地铁里,目送着对方渐行渐远。
后来二人十年之后再次相遇,在雪地里见清突然的问到小晓,
如果当时你没有走
如果我们一起坚持到最后
如果我当时有足够的钱
如果我们住进有大沙发的房子
如果我们当时不管不顾结婚了
后来的我们会不会不一样
也直到这时,我才找到最开始心里一直探索的那个答案,那就是“在最无能为力的年纪,却碰到了最想照顾一生的人”我想,这才是此生最遗憾的事情吧
2
曾经我总以为,有了爱情就可以翻越山海不可断绝。
可是后来,你真的不得不被现实所击垮,拖着满身的倦意,日复一日的焦虑,然后亲手毁掉了爱情。
那时候刚毕业,我也挤在一个合租房里,70平米的房子里住着算我一共九个人。那时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租一个自己的房子,再也不用和别人在清早去抢着同一个洗手间。我知道,只有自己拼尽了所有的力量,才会获得在这个城市喘息的机会,才有能力给我喜欢的那个姑娘一个安稳踏实的家。
从那时开始,我拼命的加班经常一件西服外套披在身上,就能在办公室凑合一夜,只是为了省下五六十元的打车钱,一份带肉的午餐和一份青椒鸡蛋的盖饭,我永远不敢看前者。应酬到半夜喝到烂醉然后继续回到办公室,只是为了第二天的打卡不会迟到。
我原本以和她的之间感情已经牢不可分,哪怕是少看机场电影,少吃几次饭,少过几个生日都无所谓,当下的精力只要放在事业上早晚都会给她一个温馨的家。可是后来随着这种状态的延续,我们开始变得焦躁、变得恐慌、随即而来的就是争吵、冷战、不理解和相互埋怨。
我还记得当我装修好房子的那天,我看着这里的一切原来都曾是我和她计划过的样子。米白色的沙发,巨大的飘窗,白色的纱帘,原木色的双人床,这里的一切都有我们两个人共同的影子。只不过当时的我放声哭了很久,因为后当我有能力给她一个家的时候,家里的那个女主人却已经不在了。
原来两个人在一起只有感情是不够的,爱情不能消除生活的焦虑,也不能豁免居无定所的慌张,能让两个人共同放下所有的防备,除了感情,还要有的是在爱情开始之前,就应该具备了对抗这个世界的力量。
很遗憾,当时的我们什么都没有,但却什么都想要,但后来,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
3
在整部影片里,令我感触最深的一段话就是在影片的末尾,在北京独身的小晓收到见清父亲的一封信,信中写到“缘分这事,只要不负对方就好,不负此生太难了”
是啊,不负对方就好,不负此生,谁又知道此生究竟还会发生些什么呢
就像小晓在雪地里,回答着见清的那几个问题。
如果当初我们没有分手,后来我们也会分手
如果当初我们冲动领证,现在已经离婚很久
如果当初你一夜暴富,现在已经有十个小三
关于后来,哪里会有谁能说得准到底会怎样,更何况谁又会知道谁是谁的下一位,关于人生的出场顺序,我们从来就不可能占据主动,过去如此,当下如此,未来亦是如此。而我们能做到的,只有在遇见之时,不负对方就足够了 。
后头再去想想,如果当初不放手,结局会不会变得不一样,可能会变得不一样,也可能和当下并没有什么差别。
但被现实打败的爱情,我想才是真正遗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