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25岁就死了,但是要到75岁才埋!

2019-03-14  本文已影响0人  韩明泽
image
当你不相信爱情的时候,爱情就死亡了。

当你不再相信青春的时候,青春就死亡了。

当你不再相信梦想的时候,梦想就死亡了。

医学上对死亡的解释是:瞳孔放大,脑电波消失,对于外界的反应停止,即:脑死亡才算是真正的死亡。

如果说我们认知和能力也是有生命的,当一个人对外界判断、反应、爱憎是固定的时候,那么他的认知成长已经死亡了。所以说:有些人25岁就死了,但是要等到75岁才埋!

在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所有权依恋证主要体现在为:无论有形的资产如房子和车子,还是无形的观点和看法,在拥有之后,我们就对他的珍惜程度会大大提升。比如:初恋女友特别好看,母校只有自己可以骂,别人骂不行。

一个故事

一位朋友A名牌大学毕业就去了华为工作,2002跳槽去了摩托罗拉。2012年就觉得外企有点问题了,自己的工资收入从一开始的30万从来没有涨过,出差也从当初的香格里拉变成了汉庭如家。自己想跳槽,可也不知道跳槽到哪?

同行业的人好多转型做互联网,可自己觉得互联网更新很快,行业很不稳定。而且自己好不容易做到管理岗位,孩子刚刚出生,自己就先稳一稳。

5年过去,今年公司裁员的消息传出来,自己不得不重新寻找新的职场。但自己和现在市场一比较很缺乏竞争力,以往的所有跳槽,都是基于'名片简历',而非‘技能简历’---我以前是xx公司的xx职位,所以应该去xx公司做xx职位。

现在朋友A就面临外企收缩没位置,创业又拖家带口,去民企作管理,很多不接受35岁以上的人。很难想象自己很好的学校毕业,在外企很早就做到管理岗位,竟然在40岁以前失业。从这个事情中可以看出其实很多人早就破产了,只是活在还没有破产的组织里。

职场清零术

职场清零术

应对上面的问题也很简单,我们可以采专职场清零术,也就是假装自己一无所有,假装自己一无所知

凯文凯利在《必然》中就提到在未来时代科技将会不断升级,导致每个人会被频繁的经历菜鸟状态,也就是说如果你不主动清零,也会经历被动清零。

英特尔转型案例

英特尔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硬盘制造商,但是1980年日本的硬盘异军突起,快速抢占硬盘市场,1985年英特尔连续六个季度利润下滑。公司总裁格鲁夫意气消沉地与董事长摩尔讨论这个问题——如果在没有很好的办法,格鲁夫就要下台。

格鲁夫就问摩尔:“摩尔,如果我们下台了,你认为新进来的那些家伙会采取什么行为?”
摩尔犹豫了一下,说:"他们会完全放弃硬盘生意,也许做处理器。"

格鲁夫目不转睛的盯着摩尔:“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不自己动手呢?”

结果英特尔现在成了PC市场最大的CPU生成商。

职场清零的方式

我们面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变化,可以尝试4种职场清零方式:
1. 清零能力

问自己几个问题,然后把答案写下来:

2. 清零简历

每年更新一下自己的简历,保持一页纸的清爽。删除低价值的能力和资历,增加新的能力。如果简历中的能力两年没有变化,就要自己注意了。

3. 清零知识

清除过时的知识和旧的观念,积极学习新的知识和认知。

4. 不断学习、跨界学习

我们都是另外一个学科的初学者,而一种思维方式就是一个世界。

查理芒格曾说过:“如果你轻车熟路的走上跨学科的途径,你将永远不想在往回走,那就像砍断你的双手”。

注:内容主要来自《超级个体》专栏5-1文章:“有一个问题能让你放弃存量,彻底清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