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与输出
今天来谈一谈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联。过去一周,我受到了一点启发,这要得益于“得到”APP。我已记不清是怎样接触到“得到”的。那应该是今年5月份,那个时候我的状态也是每天疯狂阅读,不定量输入,那段时间读了二十来本与现在工作有关的书籍,还读了《基督山伯爵》、《无声的中国》、《莫泊桑断片小说集》、《囚徒健身》等,涉猎面比较广,但那时只仅限于每天有输入,没有输出。
到八月底,忙于工作,索性变懒了,就连输入这件事也搁浅了。四个月过去了,每天浑浑噩噩,温水煮青蛙。12月5号,想把一些想法变现(在这之前一周左右,受到抖音一个节目《北京青年访谈》的影响),也是基于对现实生活工作的不满或者叫做反思,脑海中居然有了创业这个想法,但是这对于我而言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我又想,不论做什么肯定要有理论知识才能付诸实践,于是请假外出到平谷图书馆办了一张借阅卡,借了两本书,一本是稻盛和夫的《领导者的资质》,一本是孙陶然的《创业三十六条军规》。然后便和媳妇约定,每两周见面时开个小会——取名为场景,然后定时定量相互交流分享过去两周的输入与输出、喜闻乐见以及下两周的规划。这一周我所有的输入也全是围绕着创业这个话题展开的,但外出回到单位后,发现这些想法实施起来有困难,最大的难度就在于时间特别“小块化”,还有一点就是没有安静的阅读环境。但好在之前有良好的记录习惯(随身带个小本还有一支笔),手机里还有“得到”APP,“央视影音”APP,然后每天的输入方式就分为了三类:
得到——《启发俱乐部》
央视影音——《开讲啦》
阅读——纸质书、kindle
有了输入,但是输出怎么办呢?怎么输出?输出的内容、输出的频率、输出的方式成了我面临的新一个问题(我把输出当成我做的产品)。
于是我把每天get到的碎片化的信息按天分条记录在我的小本上,结合我的启发一周做一次汇总,最后输出在“简书”上。
输出就是输入的价值提现。他们之间的关系我把他比作成一粒种子长成一颗果树最后开花结果的过程。我们人的出生就好比一颗种子,他是本质存在的(这里要区分主动输入与被动输入),然后吃饭,机体上会成长;种子接受大自然的规律,会生根发芽长成树。这些都是被动的输入,也就是他是世间万物生存的客观规律。而果树吸收了果农施的肥,最终开花,结出了果实;人通过学习,产生了新的思想,能够为社会文明进步作出贡献。这些就是主动输入导致的输出,因为他有了价值提现,所以才算有了输出。
如果只有输入,没有输出会是一种什么状态呢?那么,这棵果树就结不了果实,最终变成一粒尘土,毫无价值可言;作为人这个个体而言,夸张的讲就是碌碌无为,成为了工作的机器,如此一生!
朋友们,读到这里,是否引发了你的一点点思考呢?你有“输入”吗?你的“输出”又是什么呢?
2020/12/12于北京平谷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