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阅读》书评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了解最新信息,却很难静下心来看一本书。
殊不知阅读能力正在把人与人的差距拉得越来越大。
遥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民普遍掀起读书热,当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别的娱乐形式。后来有了电视,一部分人开始追剧。再后来有了电脑,一部分人开始网上冲浪。到现在几乎人手一部手机。我们离娱乐越来越近,离书籍越来越远。
本书的作者斋藤孝,明治大学文学部的教授,曾经写过畅销书《学会学习》《提问力》等等。他一直以来深爱阅读,目睹了日本因为缺少阅读而带来的种种恶果,写了这本书。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信息爆炸时代,我们如何读书”,斋藤写这本书旨在唤醒人们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以及学会如何读书。
这本书主要有以下几个重点:
1.这个时代为什么有病?为什么只有读书才能治愈?
2.读书有哪些重要意义?
3.读书新手应该如何读书?
# 一、这个时代为有什么病?
看一本书作者写的用不用心,看他的序、前言、后记基本就能确定。本书的序里面作者审问了这个时代读书的意义,作者认为这个时代有病,只有书才能治愈。其用心之深切足以让我们感动。我们来看看这个时代有哪些病?
现代人精神力量薄弱
作者发现,面对困难和麻烦,以前的日本人有坚韧的意志,能冷静判断,客观思考。而这种品质如今已经很难见到了。因为现在已经进入全民大学时代,孩子们在学校的竞争已经没有那么大,所以精神力量没有得到锻炼。但一旦进入社会就会面对严峻的考验,随时面对被炒鱿鱼的风险。
而能成为治病良方、让人拥有力量的,恐怕还得算是读书。
年轻人思考肤浅
作者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自己学生的思考速度和深度远远比不上以前的人。
现在整个社会都在变得肤浅。电视、电影、音乐等都在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赚取观众的眼泪和笑声,让廉价和肤浅变得越来越流行。比如一些歌手,歌写的还不错,但里面有些词翻来覆去的出现。像什么“不要放弃”“我爱你”“我会一直陪着你”等等,这些词本身所传达的含义没问题,但翻来覆去的写就显得庸俗了。
读书能促进思考,提升思考的速度和深度。
面对烦恼过于焦虑
日本发生了一桩离奇的杀人案,凶手及其残忍,用锯将受害者活活杀害。宣判完之后法官问他:“如果能回到过去,你最希望回到什么时候?”他说:“我想回到学生时代,多读点书。”
我们的生活中的确有各种烦恼挫折,如果你只盯着烦恼你会觉得天要塌下来了。但你你经常看书你就会发现,古今中外的人面对了更多更惨痛的痛苦。
我们平日里遇到的麻烦,只是河流表面的浊水。浊水喝着很苦,但只要向下潜,就能找到清流。
如果书的力量能影响到年轻人,整个时代的精神面貌都会为之一变。
二、读书究竟有什么意义?
作者用了一章来讲读书的意义,但是作者的归纳能力有点差,讲的很不条理。我帮他总结下,主要有四种。
获取知识和资讯
我们为了考试学习知识,或者去查菜谱、学一下怎么推拿,都属于这种。
这是读书比较直接的目的。
获得乐趣,度过独处
斋藤孝说,只要能用读书填满独处的时间,就能减少孤独感。当你跟亲人离别,或者跟朋友疏远,如果有书相伴,你的精神会更振作。
现代很多人都害怕独处,怕一个人会孤独寂寞。其实这恰恰是你不敢面对自己得表现。
作者有段时间很不顺利,但他每晚睡前都会读一本推理小说,每天只读两章。跟主人公一起去冒险,一起经历浮沉。这本书陪他走出了灰暗的时光。
在孤独或者不顺的时候,不妨读一本小说。当你从头到尾体会别人的人生,你也会学会从俯瞰的角度看待自己的问题。站的更高,看的更远,心态也会更从容。
精神富足
书能弥补精神的荒芜。
现在信息非常过剩,每天网上都会涌现出多于过去几百年的信息。但作者认为,这是一个信息匮乏的时代。
因为我们平时关注的信息,什么某某明星八卦,某某网红走光,这都是非常肤浅的东西,看完了之后什么都没留下,反而让你更空虚。
再者这些东西还会占据你的注意力,让你对其他领域漠不关心。它们让我们越看越空虚。
作者认为这是关系到生活态度的问题,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生活有充实感,这是生活最坚定的支柱。
很多有钱人难免在精神上感觉到荒芜,但诗人只要创作出一个佳句,就能感受到巨大的喜悦,这种喜悦足以将生活中的辛苦涤荡一空。
看到这里我是深有感触,高中时期每天情绪都很低落,没办法排解。就只能借助平平仄仄的诗行,通过写诗来抒发感慨。有时候三节晚自习就写了一首五言绝句,但晚上在操场对月朗诵几遍,就会有巨大的满足感。不知不觉高二一年写了两百多首诗。
读书也是如此,即便时隔千年,我们读起往昔的诗句,就觉得到那种或悲或喜的真情仿佛就在昨天。读得多了,就会对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更深入的挖掘。
大部分好书的作者,内心热度如同岩浆一般,比如尼采。当我们阅读他的书,就相当于靠近他们内心最炽热的部分。如此一来,我们自身员会散发热量。
提高能力
除了娱乐、富足精神。读书能让我们变强,提高我们的判断了和决策力。
当我们沉浸在书里,会和现实保持一定距离,这有助于我们做出冷静判断;
而书中记载的智慧,也能给我们提供参考或者增加勇气。
读书还能帮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如果你有哪些问题,别人给你指出来,你可能选择反驳。但书就缓和多了,你可以一边看一边反思自己。
三、给读书初学者的几点建议
如果你想看书,但不知道从何入手,作者有这么几点建议。
从看电影原著开始
很多躺下最火的电视剧或者电影,都是从小说改的。在看电影之前,不妨先读一读原著。
读书最大的乐趣,就在于把文字在脑海中逐渐变化为影像和声音。读的时候,对场景对人物都会有一定的想象。这样让你看剧的时候就会觉得这个演员很符合人物形象,或者,不会真的由他来演吧,这种感觉。
从解读书籍入手
很多古典名作,你直接去看的话,会觉得难以入手。这个时候你不妨先去看一看现代人对它的解读,解读往往更精彩,更惊心动魄,会引发阅读原著的冲动。
作者说,身为日本人,读过源氏物语的人生和没读过的人生,在厚度上是有差别的。那身为中国人,读过红楼梦的和没做过的人生,在厚度上是有差别的。
刚开始看红楼梦,你肯定会觉得枯燥乏味,那些家长里短的小事,真的是看不下去。里面穿插的诗词歌赋,也是欣赏不了。这个时候你不妨买几本解读红学的著作来看看。
你会发现,原来一句诗里面隐藏着对人物命运的暗示。某个只出现过一两次的小人物,有可能在结局发挥着重要作用。贾宝玉到底是什么身世?林黛玉结局又怎么样?
现代红学的作品真是写得天花乱坠,说什么都敢想。而且他们彼此的观点,差别很大,有的甚至针锋相对。我保证你看完之后会觉得很有意思。
这个时候你再去读红楼梦,带着和红学家交流的心态去读,肯定就能读得下去了!
学会提问
证明费马大定理的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固然伟大,但预测该定理的费马无疑更伟大,因为是她把这个巨大的难题抛前数学界。
再优秀的头脑,没有问题也无济于事。
读书的时候要学会提问。可以是自己能够从这本书里面学到什么,也可以是自己对作者的不解。通过提问,你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就会提升,读书的效率也会提升,从而积累起丰富的经验。
网络让我们漂流在信息海洋的表面,而阅读带我们向下深潜,汲取深藏水底的精神清流。
爱上读书,你的生命相比其他人更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