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散文 • 书评 • 小说 • 诗

让你声音里的声音,对他耳朵的耳朵说话

2018-03-26  本文已影响52人  景瑞工作室
Khalil Gibran

1

黎巴嫩有位国宝级诗人,名叫纪伯伦(Khalil Gibran),他所写的《先知》可谓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豆瓣读书

连冰心先生也对其推崇备至,她说在自己所翻译的书中,真心喜爱且极愿和读者共享的只有两本,那就是《先知》和《吉檀迦利》。

《先知》是一本哲理性很强的抒情诗集,纪伯伦曾耗费十几年光阴酝酿、书写、推敲,经反复修改,终于实现“写就一本小书”的宏愿。此书凝聚了他的全部心血,也成为他创作的巅峰。

你可能会问,《先知》如此引人注目,它究竟好在哪里?

于我而言,它好在化繁为简、以简驭繁,透过简洁清丽的文字诠释纷繁深邃的哲理。

用冰心的话说,“《先知》的好处,是作者以纯洁美丽的诗的语言,说出了境界高超、眼光远大、既深奥又平凡的处世为人的道理。”

冰心先生

如纪伯伦所言:“诗不是一种表白出来的意见。它是从一个伤口或是一个笑口涌出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里有着“迷醉心怀的智慧”,而这种智慧又和诗人的身世、经历、思考等密不可分。

2

纪伯伦生于毫末,自幼饱经忧患,八岁那年父亲被关进监狱,九岁时肩胛骨被石头砸断,十二岁时背井离乡到美国谋生,二十岁时又痛失母亲、哥哥和妹妹三位至亲,使其心灵遭受重创,终生难愈。

Khalil Gibran

相比于纪伯伦的苦难经历,泰戈尔的生平则幸福异常。他是贵族出身,家境优越,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这种关于人世体验的殊异,极大地影响了二人的艺术风格。

倘若说泰戈尔的《吉檀迦利》是从笑口里涌出的欢歌,纪伯伦的《先知》则是从伤口里涌出的悲曲。比如,同样是谈爱,两人却泾渭分明。

泰戈尔说:“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打着伞,这就是爱情。”

而纪伯伦却说:“爱虽给你加冠,他也要将你钉在十字架上。他虽栽培你,他也刈剪你。”

对此,冰心曾有一番比较:“我觉得泰戈尔在《吉檀迦利》里所表现的,似乎更天真、更欢畅一些,也更富于神秘色彩,而纪伯伦的《先知》却更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年轻人讲些处世为人的哲理,在平静中却流露出淡淡的悲凉!”

也许,正是这种“淡淡的悲凉”才引人深思,带领读者感受人生况味,在绝境中生发出“向死而生”的力量,让人在看清生死间的一切后自发地热爱生活,积极地追寻真与美,活出生命的意义!

3

纪伯伦对《先知》倾注了大量心血,将其看作自己的“第二次降生”,那么它到底讲了些什么呢?

它讲的是一位名叫“亚墨斯达法”的智者,正准备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就在他依依惜别的时候,一位对他爱戴有加的女子请他讲说真理,并要将这些真理代代相传。

Khalil Gibran

于是,智者开始回答众人的提问,这些问题涉及“生和死中间的一切”,包括爱情、婚姻、孩子、饮食、工作等人生主题,还有善恶、美丑、自由、法律、宗教等社会主题,他要把人类的“真我”披露给人们。

智者在谈论这些主题时妙语连珠,有些已为人熟知。

比如,孩子篇里“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还有爱情篇里“当爱向你们召唤的时候,跟随着他,虽然他的路程艰险而陡峻。”

然而,我最喜欢的却是谈话篇,尤其是下面这段:

当你在道旁或市场遇见你朋友的时候,

让你的心灵,运用你的嘴唇,指引你的舌头。

让你声音里的声音,对他耳朵的耳朵说话;

因为他的灵魂要噙住你心中的真理。

为什么最喜欢这段呢?

因为我对此深有体会,人世间的大部分冲突皆是由沟通不畅所致,也许是人类建造的通天塔激怒了上帝,但我更愿意相信是语言背后的力量导致沟通不畅。

鲁思·贝本梅尔说:“语言是窗户,或者是墙,它们审判我们,或者让我们自由。”

当你心中充满爱时,语言就是窗户,能打开它的则是真心,当心窗打开后,你就能聆听到自己语言背后的心声,这便是“声音里的声音”。

而且,即便对方用言语筑起心灵之墙,爱也能帮助你穿墙而过,聆听对方的心声,然后“对他耳朵的耳朵说话”。换句话说,当你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爱将自然流露,那就是“你心中的真理”。

我最好就此打住,此时无声胜有声。因为“我说的话有一半是没有意义的;我把它说出来,为的是也许会让你听到其他的一半。”

你听到了吗?

Khalil Gibran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