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过这世间,我不要求生命有多么长,但请一定要精彩。

2018-11-14  本文已影响0人  存鹿

当生命进入正午的时候,工作却要求我像早晨的太阳一般充满青春的朝气投身于其间。

      对于生命中的很多事情的处理,我经常看起来很偏执。习惯在事情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虚拟的在脑海中过了一遍,重要的不是过程,而是结果。这个结尾一定要和设想的一样的,才算完美。

    最近在看路遥的《早晨从中午开始》,可能大部分人都会去看他的另外两本书《人生》和《平凡的世界》。

 我一点也不了解他,也不可能知道路遥这个名字,原名叫王卫国。不知道他为了写《平凡的世界》付出了那么多。虽然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但是我看了《早晨从中午开始》,我从正面更清楚的了解了一个写作《平凡的世界》背后的真实的路遥,一个舍命为写作的,我不知如何形容才准确的路遥。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火了很久,书里说第三本的最终稿还没有完成时,央视播音员已经开始朗读第一部了,一旦开始播送就不能停下来。

       这让路遥不得不夜以继日的接着把尾声完结,连庆功宴都来不及的把稿子拿去太原复印加急送往北京。

  可想而知,这部长篇小说在当时也是很火的。

      但是关于我的记忆中,我认识路遥,却只在14年要拍成电视连续剧的时候,知道原著是一个叫路遥的人。

再一次契机,是我买了两本他的书送给朋友,朋友某天发来其中的话:村里谁也不知道这个俊女孩的梦想与痛苦。他说自己一直在看这本书,我就确信我起初对于路遥莫名的好感是对的,他是个人文主义很重的作家。 

       然后我留下的一本《早晨从中午开始》想着哪个时候拆开看,却搁置了很久。 

      去年过年聚会的时候,看到上初二的表弟,在一群大人谈话的时候,默默进到安静的房间,从书包里拿出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我当时在阳台看是枝裕和的《有如走路的速度》。我看书很有毛病的,不能很吵,气温必须是舒适的。

屋里冷,冬日里晒太阳真的是件幸福的事,哪怕什么都不做也是。 

        更何况我当时还有我极其心喜的书,阳光斑驳的晒在书页上,我能沉下心去看书直到阳光移走,屋里的阴凉追赶了出来,我这才意识到没有阳光了,那就回屋吧。

       然后发现表弟还在看《平凡的世界》,我就很真诚的夸奖了一番,说我初二绝看不下去这样的书。看书签的位置,他已经看了一半多了,当时心下就想我真的不能再让书放着睡大觉了啊……

 于是,我终于拿起了放置已久的《早晨从中午开始》。

        但是当我真的只看完这一本时,我承认,我很佩服路遥。他完成了大多数作家写不来的作品。

     但是私人讲,对于自我来说,他或许也是满意的,他终于完成了年少时的想法,把空想变成了现实,但这个过程却是无比艰辛的。

前期准备的时候,他说:不知不觉已经快三年了,真正的小说还没写一个字,已经把人折腾的半死不活。他根本就是知道这过程有多么艰辛,远离家人,在写作界销声匿迹六年,为了一个不知道是否会成功的长篇小说,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去做了,当他坐在陈家山矿场的房间里,开始写作的一瞬间,他的内心竟然是充满了某种幸福感的。

这期间他对自己的严苛,每天定点完成写作的进度,写不完不能上床睡觉。而这过程中,烟也是他绝对不能舍弃的东西,思绪就在烟雾缭绕中产生。

     每天从中午开始起床,凌晨一两点睡觉,他说自己是奴隶式父亲,现在说就是女儿奴。因为对不起女儿,女儿醒着的时候,他在补觉。他开始工作的时候,女儿却要睡了。所以亏欠太多,就只想要一味的弥补对孩子缺失的爱,但是他相信女儿理解他,总有一天,会懂得他的写作也同样是对女儿一种深沉的爱。

我并不知道他女儿会不会理解,路遥先生确实是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但是这样的爸爸离自己的生活不会遥远吗,理解过后可能也习惯吧。

   他为了这部作品,付出太多,失去太多。

好在写这本书的近十个年头,1991年三月,《平凡的世界》获得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面对殊荣,路遥先生说:“他已经进入不惑之年,深知任何荣誉并不能完全证明真正的成功,这一切只不过促使他再一次严肃的审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四十岁,从人生的历程来看,生命还可以说处在“正午”时光,完全应该重新唤起青春的激情,再一次投入到这庄严的劳动之中。日期是一九九一年初冬至一九九二年初春。

 不知道他写这篇的时候,是不是意识到生命并非处在正午时光,而是逼迫黄昏了呢?我真的不懂,也许是我太胆小,我相信呕心沥血一定会有代价,可是付出生命的代价,对于自我来说,真的值得吗?

      我知道对于路遥先生来说,值得的。他可能也不想这样,但是身体和写作不能两全。《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的时候就已经身体抱恙了,却还是没停笔修养,继续黑白颠倒的生活。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是这样吗?

      有的人的存在本身就是有意义的,有的人的存在意义是他们自己赋予自己的,时代的责任感和担当。路遥先生应该属于后者更多,大部分人也都是后者。

他要过有追求的生活,要保持对生活热爱,要有激情,有对社会一种奉献精神。这让他不能太顾小节,必须把自我放到全人民中去检阅,才会对自我要求那么高。

      在后来的一次采访中,路遥先生说当下年轻缺少对生活的激情,对于某件事情的全然投入。这话不假,但是好像放在现在看,我们这一代也更是少有人真的做到。

所以,那种能够找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终其一生去完成它的人,真的真的是了不起的大写的人。虽然我对于他们追求的情感方面没法全然感同身受,那也只是说我太胆小。

      而对于他们来说,生命绝非不是不珍重,只是有更重要的东西超过了生命的重量,但是这样的人,他的人生长度也许不够,但是他的厚度却是太多人望而却步的,这需要太多的勇气,耐力和牺牲了。

最后,引用书里的话:长卷作品的写作是对人的精神意志和综合素养的最严酷的考验。它迫使人必须把能力发挥到极点。你要么超越这个极点,要么你将猝然倒下。

我想,人活在世,生命的长短可以不那么长,但是尽情精彩很重要。只要没有倒下,就该继续出发。

路遥先生

(图片源于net)

写于2018/4/18

🎵《山海》

我是念文

喜欢请关注

鹿尔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