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句阐述管理之道的古代名言名句(三)

2023-03-04  本文已影响0人  执拗的瓶子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吕祖谦)

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晏婴)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礼记)

左右为社鼠,用事者为猛狗,则术不行矣。(韩非子)

处君位而令不行,则危。(商君书)

务在独乐,不顾众庶,忘国家之政,贪雉兔之获,则仁者不繇也。(司马相如)

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诗)

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号详则百事荒。(荀子)

主道知人,臣道知事。(荀子)

立朝何必无纤过,要在闻而遽改之。(郑夑)

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士止于千里之外,则谗谄面謏之人至矣。(孟子)

民之观也察矣,不可遁逃以为不善。(管子)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礼记)

民不富,士不荣;君不胜,国不壮。(黄晞)

胜任明君者,非尽能其万物也,知万物之要也。(商君书)

刑於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於家邦。(诗)

吏者,民之本纲者也,故圣人治吏不治民。(韩非子)

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礼记)

百官各处其职,治其事,以待主,主无不安矣。以此治国,国无不利矣;以此备患,患无由至矣。(吕氏春秋)

有所举措,不我贤愚,一因其人;有所可否,不我是非,一准于理,(张居正)

有道之君,以乐乐民;无道之君,以乐乐身。(三国志)

执狐疑之心者,来谗贼之口;持不断之意者,开群枉之门。(汉书)

过举不匿,则官无邪人。(商君书)

邪之与正,犹水与火,不同原,不得并盛。(王符)

臣义而行,不待命。(左传)

兴王赏谏臣,逸王罚之。(国语)

安得天下之吏廉且循,庶政如水无冤民。(揭傒斯)

观国者观君,观军者观将。(管子)

导臣诛,阿臣刑,尸臣绌。(荀悦)

财匮而令虐,所以失其民也。(管子)

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之上者,必处天下之下。(唐甄)

言是而不能立,言非而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诛,若是而能治民者,未之有也。(管子)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易)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易)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孟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