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看书,你才会变得更厉害
一、人为什么要看书
人生在世,我们会碰到很多人很多事,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问题,我们要判断哪些是坑,那些是洼,我们要如何处变不惊的解决掉。
我们要解决问题,是需要我们大脑中提取出相对应的方案,这些方案是对于我们过往经历的累积而成。
有很多问题可能会超出我们目前的认知,我们的过去没有遭遇过这种问题,可能无法去解决它。接下来就有两种解决方案
直接蛮干,实践出真知。时间、精力成本、金钱成本会耗费很大,还有很大的几率我们的解决方案是无效的。
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对于类似的问题,他们有什么解决方案,我们根据他们的经验,在对比当下具体的情况,有指导意义,不会黑灯瞎火,乱抓一通。
我们要做成事,一个人的经验有限,我们就可以借鉴其他人的经验,这些其他人的经验,我们从哪里得到,可以从书上得到,这些都是别人经验的累计,智慧的累积,可以令我们开悟明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等你行到了,时间,金钱,精力也耗费了很多,或许不是每个人都有闲行万里路的。
而看书是最省成本的积累经验的途径了。
二、多数人是怎么看书的呢?
同样一本书,两个人看的方法可能不太一样。一个人可以用到实处,另一个人可能就不会用。
男生喜欢看历史,看到历史的波澜壮阔,一将功成万骨枯,然后感受到心理的满足,对各种史事如数家珍,然后就没了。
有的人看历史,是代入进去看的,他会去看历史人物遇到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为什么这么解决,如果是自己会怎么解决,这里面有什么厉害关系。
这也是历朝历代的帝王都要熟读史书的原因,他们要掌控一个国家,要让这个大机器有条不紊的前行,面对的问题多了去了,依靠他个人的人生经验是不够的。他要看浩瀚如海的史书,从前朝的历史中知道那些是坑,如何解决,避免掉坑。
很多帝王看史的时候,都会做批注,密密麻麻一大片。
多数人看书,就单纯只是看了,没有经过任何的处理。到发生实际问题的时候,没办法从脑海中提炼出来方案,因为没有经过大脑这个cpu的处理,他不知道怎么提取。
一本西游记看完了,看到了孙悟空如何大闹天空,如何大战三千神仙,合上了书本,大呼过瘾,心里冒出“生来就应该当孙悟空这样厉害的汉子”。。。。。。
厉害的人是看书,是经过了大脑处理,然后变成自己的东西在存进大脑中,用别人的智慧为自己明智开悟,等到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在罗列出来。
看完《西游记》,敬佩与师徒四人的取经路,更对其中关于人性的描写,关于职场的描写,关于各种厉害关系的描写,了然于胸。视野变得开阔,更懂看人看事。遇到相类似的问题,也会明白怎么处理。
三、如何看书并运用到实际?
不要等到遇到问题了,才匆忙的去罗列解决方案,这些必须都在你平时的阅读中存进你的大脑中,到用的时候直接像电脑一样罗列出来。
问题:你的团队有刺头员工,各种不服,应该怎么处理?
案例:这时候大脑中就像电脑的cpu一样,自动罗列出各种方案。
《西游记》唐僧是如何处理孙悟空这个刺头的,唐僧背后有如来观音撑腰,又有紧箍咒搞定他,几次下来服服帖帖
《三国演义》诸葛亮是如何处理关羽这个刺头的,先让关于立军令状,在施恩放了关羽,让关羽低下了高傲的头。
《水浒传》宋江如何处理李逵这个刺头的,因李逵有用,宋江听之任之,屡教不改,几次闯出大祸
。。。。。。。
对比各自案例中处理的方案,他们为什么这么处理,这么处理完的结果怎样,是好是坏,还能如何优化,分析结果的利弊关系,在结合我们实际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并且优化它。
问题:比如我们创业,没有很大的资金,如何让别人跟随我们?
案例:开启大脑,罗列出各种案例。
刘邦当年是怎么做的?
朱元璋是当年是怎么做的?
马云是怎么做的?
。。。。。。
等等一系列的案例罗列出来,总结他们作为老大的特点,再结合我们创业的实际情况,再得出我们自己相应的策略。
这也是我做事的方法,遇到事情,如果超过了自己的认知系统,可以把成功人士对于该类似事件是怎么处理的,就分析他们的处理方法,进而得到我们的方法。
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从脑海中提取出类似的案例来,解刨它,进而有个指引的方向,起码不会跑的太偏。
而这些脑海中的资料,必须是我们在日常看书或者其他教程的时候,有意识的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这样长此以往,不断的有意识的锻炼,我们看人看事,才更加明白其中的逻辑,利益链条,才能从容不迫。
总结:
1看书是有必要的,可以令我们开悟明智,为我们脑海储备更多的资料,以备遇到问题时候,可以从脑海中提取出来。
2看书必须经过处理,而不是单纯的只是看,要有代入感,去分析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的原因,是否还能更优化,如果是我们,会怎么办?
3遇到问题的时候,从脑海中将类似的案例罗列出来,分析各自的利弊,并结合当下实际案例,采取更优化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