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27 最近的收获--关于回国

2018-01-28  本文已影响8人  天窗丫

DuangDuangDuang~~~我要开始写作啦!

以前总觉得这是件特别难的事儿,至少是给生活又额外加多了一项任务,想想都累啊,所以潜意识一直在有意无意地逃避。不过昨晚跟泉泉讨论后,茅塞顿开,忽然就打算开始了~嘿哈~

其实我一直是个又懒又爱耍小聪明的家伙,做事喜欢先找足理由,不做事也总能找到借口。虽说也会偶尔随性所至,前因后果都不计地开始行动些什么,但这种时候终究太少,且毫无持续性。同时,我又很爱时不时思考个人生,把重要事情梳理一遍,心里感觉挺满足,偶尔也会列些看似“完美”的计划,但后来还是没有忠实地行动什么。说到底,还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昨日散步,忍不住又最终梳理了一遍回国的理由(hopefully,这次真是最终哈哈~),得出如下结论:

1. 对我而言,最重要的始终是亲情和体验。虽然在匹兹堡的时光舒适又自由,但跟家人的相处时光总之会少很多(尤其是奶奶);而且这种自由很可能也只是暂时的(因为现在的wfh工作状态很难得),而未来因为签证及工作变动等一系列原因,很可能我跟泉泉还是要固定去公司上下班,福利好的话,每年攒一堆年假回国探亲。所以除了这边空气好社会福利好生活节奏舒服外,其实并不能满足我最重要的需求。反而是回国后,家人共处的时光自然会多不少,有假期的时候还可以策划个小旅行或者什么好玩儿的体验,毫无心理负担。

2. 我喜欢的自由工作状态,要靠技能来实现。说到底,这两年最爽的就是能在家工作,生活随心所欲。不过这并不是因为在美国的福利,而只是一个短期工作状态的机会,如果想长期如此,那需要我有能养活自己的相关本领,行政管理可能不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我之前想出了三个自由职业——电台,写作,心理。电台算是做了一小段时间夭折了,有平台原因,有身体原因,但更主要的还是缺乏好的思路和原创功底,不会封掉这条路,但要先停一段时间积累一下。写作出于对之前旅行经历的承诺,总算在两周前完成了六万多字的初稿(其实还是超过了计划的deadline十多天),但我还不够满意,需要后续再补充改写,也没想好要发在哪儿怎么发,不过凑合算是上路了吧。心理本来挺认真地在学三级咨询师课程,结果中途被告知这个考试取消了,一下就少了好多学习的动力——毕竟还是想拿它当职业来尝试的;最后勉强要求自己还是尽量看完所有视频(进行中),至于未来如何加入这个行业依然毫无头绪。但总结来说,这些都与回国与否无关,技能到位了,能转行了,自然就有了自由生活状态。到时候我们可以时而生活在北京,时而在南阳,时而在国外,时而在路上,这大约是我最期待的状态了。

所以,虽然无数人都在劝我们三思而行,反复说着在美国三年生俩娃的好;虽然我们自己也很留恋现在的生活状态和环境,但人总归还是要按照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去不断打破舒适圈,不断行动不是么~即使错了也没关系,只要随时有改变的勇气和行动力,我们就在永远年轻着:)

今天先写到这,明儿继续,哈哈~最后,来个今天在B超室的小创意~

举杯邀明日,对饮成三人,哈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