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Pocket,稍后阅读全面转向印象笔记
2016-11-20 本文已影响0人
廖志祥

1 稍后阅读
人们习惯在零碎时间浏览文章,这两种情况常常出现:
- 文章有价值,可篇幅太长,短时间内读不完;
- 文章有存留价值,以后能重新阅读一遍。
于是,针对稍后阅读的需求,诞生了一些非常有用的工具,比如Pocket和Instapaper。
2 累积过多
以前习惯用Pocket,因为保留起来十分简便,Chrome的插件能快速将网址存储。
而随着印象笔记成为自己的第二大脑,使用Pocket的频率也越来越低。倒不是因为Pocket不好用,而是遇着好的文章片段,想要将之保存于印象笔记,还需要一个拷贝粘贴的过程。不方便,体验也不好。
慢慢地,Pocket内存留的文章渐多,最终自己几次不堪重负,清空了所有未读。因为与自身的学习流有冲突,一度对稍后阅读陷入迷惑。

3 替代作用
所幸,印象笔记也能够作为一种稍后阅读的工具。如下图所示,有多种(常用的)方式能将信息存入笔记中。

网页
安装剪藏,即可收集网页信息至笔记。

微信
关注公众号“我的印象笔记”,在微信内置浏览器点击右上角,浮出的菜单有“我的印象笔记”按钮。点击即可保存。

此外,在公众号也可直接发送文字/图片,也能保存为笔记。
微博
微博关注“我的印象笔记”,在任意微博下评论/转发时 @我的印象笔记 ,即可将该微博保存为笔记。

4 适合学习流
把这些稍后阅读文章都存到印象笔记,我也能够尽量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争取在当天把文章读完,扔进废纸篓。一切显得非常自然。

说的都是优点,其实它也有一个不好的地方:不能完全还原全部网页的排版。
当然了,瑕不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