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成长

如何把你的孩子变乖?这部暗黑童话道出真相

2019-05-07  本文已影响0人  壹起成长

小时候的我们一定都读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也一度被认为是教育孩子谦让有礼、遵守公序良俗的典范。但当这个故事进入美国课堂时,孩子们却对此产生了很多的疑问:

有学生认为,梨有大有小,由四岁的孔融去分,会产生不公平。

有学生说,如果所有兄弟都根据孔融的喜好得到梨,那么他们选择和表现的机会就被剥夺了。

还有学生表示疑惑,为什么孔融对哥哥和弟弟实行前后矛盾、截然相反的标准,他难道没有固定的行事原则吗?

通过孩子们的独立思考,“孔融让梨”的故事有了许多全新的解读。

而另一方面,当“灰姑娘”的故事进入中国课堂,一位学生向老师提问,午夜钟声响起,魔法都消失了,那为什么灰姑娘的水晶鞋还保持原样呢?

老师的回答却是:不要胡思乱想,不然考试拿不到分。

其实,“童话大王”郑渊洁很早就在他的作品中出现过这个问题。

很多80和90后都对“童话大王”郑渊洁的作品印象深刻。开着飞机坦克的舒克贝塔童真可爱;调皮勇敢的皮皮鲁总有奇妙的体验;响着诡异音乐的《魔方大厦》是一代人的童年阴影。

而这其中最辛辣讽刺的,还是皮皮鲁系列中的一则短篇童话——《驯兔记》

这则故事此前被改编成了电影短片,片长仅24分钟,入围了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国际短片竞赛单元。

很多看过的人都表示,《驯兔记》是用童话故事的可爱和荒诞作为包裹,讲述了一则冰冷恐怖的现实寓言。

皮皮鲁上小学了。学校老师,同龄的小伙伴,周围的一切就像万花筒,都让皮皮鲁感到新奇。

可现实中的学校生活,不像他想象中充满欢笑和自由。

“座位上像有钉子在扎屁股。”

第一节课,老师说:“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在课堂上要学会懂规矩。老师说话的时候要保持安静,课堂上发言要举手,老师允许了才可以站起来回答问题。

小朋友们坐得有板有眼,不敢乱动。

老师向小朋友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皮球掉进了一个深坑,该怎么办?”

第一个举手的孩子回答:“用网子捞”。老师不置可否,让她“想想再说”。

优等生李小曼站了起来:“倒水让皮球浮起来”。

老师露出了满意的微笑——李小曼的回答是“标准答案”。

而一旁正在开小差的皮皮鲁被老师逮到,这时皮皮鲁问老师:“坑有多深?”

“很深。”

“那就让爸爸再买一个球吧。”

小朋友哄堂大笑,老师生气了:“你故意捣乱是吧!”

皮皮鲁很委屈:

“我没有。如果是个很深的坑,我们这么大的小孩去捡球会不会不安全?要是发生意外怎么办?”

老师气急败坏。

“你的意思是我错了吗?老师不对反而你对是吧?老师会不正确吗?”

紧接着,“好学生”李小曼站了出来,教育皮皮鲁不可以跟老师顶嘴。

“老师的知识那么丰富,怎么会不正确呢?我们应该做个好孩子,听老师的话,不跟老师顶嘴!”

说完,李小曼的脑袋变成了兔子。

班里的孩子都害怕得一窝蜂地跑出了教室,但留在教室里的老师,却露出了诡异而欣慰的笑容。

面对李小曼的害怕和无助,老师耐心地宽慰她,并告诉她,变成“兔子”是件值得骄傲的事,她将会成为全校学生们争相学习的对象和楷模。

在优等生李小曼的颁奖典礼上,学校对李小曼的变化给予了大力表扬,并对其余没有变成兔子的同学们说:

“笑什么?你们没有资格笑!李小曼开学第一天就变成兔子,这充分说明,她是一个自我要求严格、听老师话的好孩子!是你们学习的榜样!

学校的终极目标,是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像李小曼这样的学生——变成兔子。

这样的做法无疑向孩子们灌输了一个观念,那就是服从“权威”的孩子才会被默认为是好学生,他们受到大人的一致肯定和表扬,也因此享有更多的资源和表现的机会,而那些“不听话”的孩子只会受到批评,被当作反面的典型。

本来害怕兔子的他们,开始争相为变成兔子而努力。

很快,“兔子”成为了班级的主流,而平常调皮捣蛋、思维活跃的小孩子们则遭到了其他小朋友的排挤。眼看着周围的同学们接二连三地变成兔子,班级里只剩下皮皮鲁和好朋友梁果保持原形。

争先恐后变兔子的乖学生抱成一团,淘气的孩子就成了怪物。

“皮皮鲁的耳朵那么小,好丑;

脸上一点毛都没有,光秃秃的真奇怪……”

这下,不仅仅是同学们,就连老师也把皮皮鲁视为眼中钉。

迟迟没有变成兔子,偶尔顶嘴的皮皮鲁严重干扰了她对”全兔班“的打造计划,于是她更为严厉地训斥了皮皮鲁。

皮皮鲁不适应学校,回家和爸妈倾诉心里的疑惑。但妈妈不由分说告诉他:“你碰到了好老师。老师严格一定有他的道理,这样的老师,一定很负责。”

还叮嘱孩子,要向模范生李小曼学。

“模范”被制定后,转眼间,全校就有了三个“全兔班”。本来是皮皮鲁的班级最早出现兔子,但因为皮皮鲁,班级始终没有达成“全兔班”的目标,老师气急败坏,当着来参加家长会的家长们面前,点名批评所谓“落后”的学生家长。

让父母在家长会上感到丢脸,是学校施压的不二法门,当父母一旦因为孩子丢脸,那么大部分人群会毫不犹豫地回家“削”平孩子们的棱角,想尽办法让儿子早日变成兔子,比如——

把皮皮鲁的伙食全都改成胡萝卜,一点荤腥不沾;

把柜子上的玩具车都收掉,换成长耳朵兔子公仔;

甚至,为了孩子能尽快出红眼珠,把孩子的屋子刷成了红色……

最后埋怨老师喜欢推卸责任,没完没了。

家长们工作繁忙,老师们精力有限,双方缺少配合,遇事相互埋怨、互相推卸责任,这样的矛盾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可以看见。

源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都很重要,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教育孩子责任重大,只靠一方的努力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家长也要形成教育的概念,正确引导孩子,而不是迫于老师的压力,罔顾孩子的想法,最后只剩下强迫和打压。

郑渊洁说过:“希望能看到有决定让孩子将来当老板的家长与孩子在校时就敢于向校方的所有不合理行为说不,真有这一天,我们的教育就出现了曙光。”

班主任见硬的不行,就上软的,声泪俱下地给他俩讲。

梁果实在困得扛不住了,妥协了,脑袋上钻出了一只绒耳朵,班主任激动地把他搂在怀里。

这下只剩下小小的皮皮鲁一个人面对父母、老师和同学们,这越发让他感到惶恐不安,他害怕被孤立,却又不想被驯化。

于是,他为了不让父母为难,偷偷戴上了兔子头套,假装自己变成了兔子,利用这样的方式,强行和周围的孩子们表现得一样。

终于,老师家长如愿以偿,“全兔班”诞生了。

在《驯兔记》中,一张合照出来,全班学生都是一个模样。其实,皮皮鲁假的兔子头和耷拉的兔脑袋可以轻易地分辨出,但老师很开心——孩子是否一样无所谓,重要的是一条水平线上的标准。

视频接近尾声,这则童话故事就像是对我国应试教育的夸大比喻和强烈讽刺。

郑渊洁在《驯兔记》原文中写:

“凡是变成兔子的同学,都受到老师的喜爱。他们绝对服从老师的意志。

他们特别关心别人对自己的议论,竖着耳朵听;

如果别人超过自己,他们就犯红眼病;

他们害怕别人揪尾巴,所以尾巴长得很短。”


只是,如果孩子们失去了想象力和思索的过程,那么学习就变成了机械式的模仿。一旦养成了这样的学习习惯,他们将失去质疑的勇气,也失去了发散性思维的能力,限制了孩子的成长。

所谓正确答案,考试有,而人生没有。

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在专访中提到,创造力是中国学生的"短板" 。

很多家长总是给孩子施加压力,对他们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而一旦面临选择,却又习惯包办!

这不只是中国学生的“心病”。

在全世界粉丝选出的“最受欢迎的25个TED演讲”中,Ken Robinson 的演讲排在第一位

他认为:

对于未知的事物,孩子愿意去尝试才是值得鼓励的事情,哪怕使尝试的结果是错误的。

如果不让孩子们做错误的尝试,等他们长大了,他们中的大多数就会丧失创新能力,并惧怕错误的尝试。

要培养真正意义的好学生,Robinso 认为有三个原则:

第一,多样化。大家认知世界的角度不同,每个人才是丰富多彩的。

第二,好学生应该充满活力。大脑发育具有关联性。不应该被分成几部分,应该把大脑看作一整套生产有价值的原创想法的工序。

这些原创想法来自互动的思考方式,而不是呆板的常规模式。

第三,个性化,积极发现自己的个性化才能。

在成长过程中,太多孩子的天赋和创造力被钝化。所以他们有了学问的技巧,却没有对学问的感情。老师和家长们付出足够多的辛苦,却不能让孩子收获长久的回报。

这则童话,其实是写给成年人看的。

当人的个性一点点被社会同化蚕食,失去原来的自己,被打造成“清一色”的乖乖兔,这难道是教育的目的吗?

短片的最后,皮皮鲁穿过一片树林,遇到了作者郑渊洁,他安慰皮皮鲁说:“没关系,这只是一个童话。”

皮皮鲁从睡梦中醒来,一切都回归正常,没有歇斯底里的老师,没有强迫的父母,也没有诡异的兔头...... 

从电影到现实,细思极恐的是,孩子的确不用变兔子,却父母还仍在日复一日地给孩子布置KPI:“乖~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你看看别人”“我要不是为了你……”。

然而孩子的想法天马行空,往往能get到超脱出字面上标准答案的想法,就如同皮皮鲁在课堂上向老师反问的问题,“坑有多深?”“很深的话,就让我爸给我买一个新的好了。”不合规矩,但也充满辩证思考。

但也许,很多人已戴上了兔头,一辈子也没再脱下。

- end -

图片来源网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