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我愿用一生时间,逃出“捕蝇瓶”!
作者:诸神的恩宠
从古至今,哲学家一直是个神奇的物种。无论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中世纪的奥古斯丁、近代的康德,还是现代的尼采,身上都有着鲜明个性,常能做出惊世骇俗之事。你留意观察一下,就不难发现,哲学家有个共性:放着好日子不过,偏要自讨苦吃。在众多哲学家里,离我们最近、名气最大、也最爱自讨苦吃的一位,非奥地利的维特根斯坦莫属。他为什么要自讨苦吃?他吃了哪些苦?他为什么这么有名?
带着这些疑问,我翻开了《维特根斯坦说逻辑与语言》这本书。它分六章,较全面介绍了维特根斯坦生平事迹、他的哲学思想,以及他的主要贡献。哲学这门学科,本来就比较抽象,而维特根斯坦的著作,更以晦涩著称。但,这本书却相对通俗易懂,这得归功于它的编译——加拿大华裔学者孔欣伟。书里的主要思想都是维特根斯坦的,但很多诠释是由孔欣伟完成的。而且,他把维特根斯坦的思想进行了分类,让人能更全面的了解他的哲学特点。孔欣伟坦言,翻译和编辑这本书过程中,让他更深入了解了维特根斯坦本人及其思想,受益匪浅。
1889年4月26日,奥地利钢铁大王家里,诞生了一个男婴,他老爸给他取名:路德维希‧约瑟夫‧约翰‧维特根斯坦。当时大概谁也没料到,这个小毛孩长大后,没有继承祖业,却成了大哲学家。那时候,维特根斯坦家族富可敌国,在欧洲的地位仅次于罗斯柴尔德家族。和他家交往的,不是社会名流,就是大艺术家。再加上维也纳是音乐之都,勃拉姆斯等大音乐家经常出入他家。小维特根斯坦耳濡目染,对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老维特根斯坦是个专横暴君,年轻时,心心念念想做工程技术人员,最后却成了奥地利钢铁大王。为了圆梦,他不惜拿自己两个儿子当试验品,强迫他们去实现他的梦想。结果,悲剧了,两个儿子受不了这位狼爸的折磨,相继自杀。老维特根斯坦这才恍然大悟,担心小维特根斯坦也走上黄泉路,赶紧把他送进平民学校,不敢给他太大压力。
维特根斯坦与希特勒维特根斯坦成绩平平,没有任何闪光点。有趣的是,他和希特勒(没错,就是那个战争狂魔希特勒)曾出现在一张照片里。据专业人士考证,他俩同岁,在一所学校就读,但维特根斯坦比希特勒高两级,两人没交集。
青年时代,维特根斯坦远赴英国剑桥求学,在那里,他拜见了大哲学家罗素。博士答辩时,还当场怼了罗素,那意思就是:算了,就算我说了,你也听不懂。罗素,不光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还是第三代世袭伯爵,风度好到没话说。尽管被一个毛头小伙狠狠怼了一顿,但他发现,这小伙子总能第一时间抓住事物本质,是个不可多得的哲学天才。他求才若渴,对维特根斯坦赞不绝口,甚至想把维特根斯坦培养成他的接班人。然而,维特根斯坦的叛逆远超出罗素的想象。1914年,一战爆发后,他毅然决然回到奥地利,参了军。战场上,他写出了《战时笔记》;被俘后,他又在战俘营里完成了代表作《逻辑哲学论》。难以想象,什么人能在监狱这种环境下,写出哲学名著,大概也只就有维特根斯坦这种天才吧。
读过维特根斯坦书的人都知道,他有很强的宗教情怀。这种情怀是怎么来的呢?一次,维特根斯坦逛书店时,无意间看到了托尔斯泰编写的《福音书》,他买回家,读了一遍又一遍,爱不释手,仿佛从中得到了天启。从此,那本书与他形影不离。它使维特根斯坦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即使在残酷的战争中,他也把这本书当做精神支柱。这本书,不仅当时在他灵魂深处闹起了革命,后来还掀起了一场更大的风暴。
逻辑哲学论大卫,是维特根斯坦的剑桥好友,也是维特根斯坦的爱侣。他不仅给了维特根斯坦很多心灵慰藉,也为他的哲学研究提供了许多灵感和帮助。不幸的是,1918年他坠机身亡。当时,维特根斯坦感觉天塌地陷,痛不欲生。在《逻辑哲学论》扉页上,印有 “献给我的朋友大卫·品生特”字样。维特根斯坦在用这种方式,怀念大卫。
从战场上回来后,大家以为,这下维特根斯坦该消停了吧。可谁也没想到,他又开始折腾了。这一次,他的决定让所有人大跌眼镜——他把所有财产分给了家人,自己一个人跑到乡下当小学教师去了。他疯了吗?当然没有。这就是长期受托尔斯泰《福音书》影响,掀起的那场大风暴。到了乡下,维特根斯坦愣了。那一霎,他才体会到什么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地村民的粗野行为,让他吃惊。你想啊,他出身豪门大家,从小过惯了富贵日子,接触的都是社会精英,和贾宝玉差不多,哪见过焦大、刘姥姥这等乡野村人呢。他性子本来就急,没耐心,现在脾气更火爆了,动不动还体罚学生。别说孩子,连大人都看不惯他。虽然他很喜欢给人帮忙,三天两头主动为大家修各种物件,但他的人缘还是差极了,没人喜欢他。
天才大多是矛盾的,维特根斯坦就是个矛盾混合体。他很虔诚,却无法谦卑;对自己要求严,对别人要求更严。他再次体罚学生时,被家长告上法庭,最后不得不卷铺盖走人。后来,他在修道院里找到了一份园丁工作。他对新工作很满意,心灵重获宁静。这是自大卫死后,他第一次享受宁静的滋味。再后来,他又回到维也纳,当起了建筑师助手,设计了一栋房屋。还经历过一段有始无终的爱情。这一次,对方是女的。
在好友经济学家凯恩斯帮助下,维特根斯坦重返剑桥。二战爆发后,他又开始折腾了。这一次,是去医院做打杂工。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维特根斯坦却正好相反,他一次次自降身份的做法,让很多人大惑不解。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1947年,他被剑桥大学聘为教授。不久后,被查出了前列腺癌。1951年,他写完最后一本著作《哲学研究》,结束了62年的人生旅程。临死前,他说:“告诉他们,我有一个美好的生活。”
维特根斯坦名气如此之大,一方面在于他的哲学主张,另一方面在于他的传奇人生。后者可能占得比重更大。他散尽家财的行为,常常被人们拿来当做他崇高人格的证明。但这本书的编译孔欣伟认为,这种观点有些牵强附会。维特根斯坦给钱的对象,不是叫花子,不是农民工,而是和他同样富有的亲人——那些人,不差钱。他不在乎钱财,说明他已经活明白了,不想人为财役而已。和崇不崇高,没多大关系。维特根斯坦是个极聪明、又高傲、又拧巴、还急脾气的人。但,最重要的是,他特别纯真。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多如牛毛,而纯真的人,比大熊猫还少。
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到底说了些什么,让他这么大名气?从维特根斯坦的著作及书信集里,大致提炼出了以下五点,它们涵盖了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核心内容。
第一, 苦难与虚无。
维特根斯坦认为,天底下,无人不苦。失去自我,是人最大的痛苦。人无法躲避苦难,只能面对苦难。苦难从哪儿来的呢?维特根斯坦说,当人们对生活的意义产生质疑的时候,就会心生空虚,强烈的虚无感正是苦难的根源。如果人们坚信,世界本身是有意义的,便不会觉得人生无聊,就更能忍受苦难,甚至能以苦为乐。相反,如果人们认为世界毫无意义,那痛苦就会加倍袭来。
第二,世界的意义不可说,但能被感知到。这是维特根斯坦最重要的思想。
维特根斯坦认为,世界无所不包,且没有边界。连世界之外这个概念,也属于世界的一部分。但他说的“世界”,并非肉眼看到的现实世界,而是抽象的逻辑世界,只包括逻辑空间里的事实。他认为,没有逻辑,人无法进行交流。这个很好理解,比如,我们听不懂疯子的话,因为疯子的话是胡言乱语,毫无逻辑的。有人可能觉得,讨论世界有没有意义,有什么必要吗?不同的世界观决定了不同的人生观。认为世界没意义的人,很可能喜欢过享乐的生活,每天得过且过,不求上进;认为世界有意义的人,可能会选择迎风搏击,更积极地生活,去体验人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你看,世界有没有意义,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对不同人来说,它具有不同的作用,能造就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在维特根斯坦眼里,世界的意义就是生活的意义。他指出,生活的意义不能用语言精准表达,凡能被说出来的,多少都会偏离原意。事物本来是怎样的,就是怎样的。无法用语言表达内心感受时,人应该沉默。
第三,生命与永恒,这也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的重要命题。
我们一般认为,死亡是物理行为,对人来说,肉体消亡,意味着死亡。但维特根斯坦不这么想。他认为,死亡不是生活中的事件,死亡是没有被活过。都说人死如灯灭,谁也不知道灵魂能否永恒存在。维特根斯坦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生谜题不能靠长生不老来解决。人活在时空中,人生之谜的答案却在时空之外。他说,永恒不是无限的时间延续,而是无时间性(这一点,他和康德、叔本华的思想是一致的,时间是无始无终的)。人活着,绝不能被时间裹挟。活在当下,即为永生。 维特根斯坦的这一思想,与我国佛学经典《金刚经》里所说的:“现在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高度契合!大道至简,你会发现,世间的最高智慧,最后都通向了同一个目的地。
第四、科学、迷信与宗教。 维特根斯坦一生信仰基督教,有强烈的济世情怀。
他认为,宗教和迷信完全是两回事。前者是一种信任,一种生活方式,追求的是人生终极意义,能让人变得更好;后者来自于人内心的恐惧,是一种迷惑手段,也是某些人的谋生手段。虽然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给许多便利,但维特根斯坦对科学并不感冒。他认为,科学是研究客观事物的,它总能帮人把所有过错推给外部客观事物,因而,人本身是无罪的;而宗教正相反,它让人内心饱受折磨,在痛苦中挣扎,然后让人变得更好。一个是自我欺骗,一个是自我反省,这就是科学与宗教的本质区别。维特根斯坦觉得,每个人基于不同价值观,过着不同生活,很难说哪种生活比另一种生活更好。每个人在尊重别人生活价值的同时,也在寻找、思考、获得并坚守自己的价值。 这个世界,应该是多元的、包容的。
第五,逻辑与语言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维特根斯坦对哲学的最大贡献。
在《逻辑哲学论》序言里,维特根斯坦说,也许只有那些曾经有过书中相似思想的人,才能看懂这本书。维特根斯坦有个著名的观点:人不能思考任何非逻辑的事,不然,人就必须非逻辑地思考。他坚信,哲学不是理论,是活动,哲学的目标是澄清思想,把说不清的事说清,让模糊思想变得条理清晰。 维特根斯坦认为,“我”是世界的界限。这句话听起来很狂妄,堪比释迦摩尼的“天上天下,为我独尊”。如果你仅从字面去理解这两句话,那就错了,大错特错!这里讲的是维特根斯坦,所以释迦摩尼先放一放(其实他俩真的很像)。“我”是世界的界限,那这个“我”又是谁呢?维特根斯坦认为,你可以描述“我”,但那个“我”,只是你眼中的“我”,是作为客体的“我”,哪怕是我在想“我”,想的也是作为客体的“我”,而不是那个作为主体的我。所以,作为主体的我是无法被思考和描述的,主体的我指的是形而上学的主体。(也就是说,同一时空里,一个人不可能存在两个主体的我!)维特根斯坦进一步指出,要思考世界上的任何现象,必须要基于一个主体对世界的体验,我的世界中的一切都是我的体验。世界独立于我的意志,我的意志无法改变外在客观事实,但可以改变作为主体的我这部分。因为我的世界中的一切,都是作为主体的我的体验,所以说,我是世界的界限。
好了,维特根斯坦的思想精髓说完了。这本书结尾处,编译孔欣伟还特别提示,想更深入了解维特根斯坦思想,推荐阅读他的三本书:《逻辑哲学论》、《文化与价值》和《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现在,回过头来看维特根斯坦这个人,我心头竟涌上了许多感动,他的“面貌”也愈加清晰:理想主义者、天才哲学家、特别能折腾、盗火的普罗米修斯、释迦摩尼和贾宝玉的综合体。
他是含着金钥匙诞生的欧洲贵公子,却主动放弃财产,一头扎进社会底层,一心想成为救苦救难的人。他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做过一些外人看来很不着调的工作(园丁、医院打杂的等),最后却成为一代哲学大师。他的一生,看似混乱,却又像一场历时62年的社会实践活动。他这一辈子过的,比别人三辈子精彩;
上大学之前,他一直资质平平。结识罗素,是他人生的拐点。他从哲学角度出发,对逻辑与语言的深度探索和研究,开创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先河。这一点,很像为人类盗火种的普罗米修斯。然而,高处不胜寒,大多数人既看不懂也听不懂他的理论。这反过来,又加深了他的孤傲,坚定了他和与世俗对抗的决心;
维特根斯坦说,他的书要慢慢读、一句一句读。确实如此,他的每句话,信息量都很大。他的“世界不可说”理论,与中国禅宗思想中的“不可说,一说就错”几乎一模一样,神似度达90%以上。然而,他没有专门研究过释迦摩尼或佛学。他只是个虔诚的基督徒。《红楼梦》里,贾宝玉身处温柔富贵乡,却一眼能看到所有人的大结局:纵然眼前繁华,到头来,终逃不脱“黄土陇上送白骨”的宿命。维特根斯坦不稀罕任何物质享受,只一心探求真理,这不就是现实版贾宝玉吗?只不过,他没那么多姐妹,待人也不似宝玉那般温存体贴罢了。
另外,维特根斯坦还有很强的原罪感,精神上也有重度洁癖,他的世界黑白分明,没有妥协一说。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他的人生,我唯一能想到的是——“不疯魔,不成活”。维特根斯坦研究了一辈子哲学。人家问:到底什么是哲学? 他说:哲学,就是给苍蝇指出逃出捕蝇瓶的道路!
维特根斯坦,这位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被罗素誉为“‘天才人物的最完美范例’:富有激情、深刻、炽热并且有统治力”的哲学奇才,用他不羁、热烈、无悔的人生,告诉人们:你的生活,你说了算!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没有真正活过。用心生活、爱我所爱,唯有真实活过,才不枉来人间走这一遭。
在世人眼中,维特根斯坦放着富贵日子不过,偏要自讨苦吃,真是“不识好歹”。然而,他们忘了一点:鸿鹄,从不需要燕雀理解。终于,他逃出了那只又细又窄的“捕蝇瓶”,用尽所有力气,挥动双翅,飞上了人类思想巅峰,见到了瓶中苍蝇一辈子无法看到的美景。
难道,这,还不够吗。
2018.6.7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