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群活跃了工作氛围
部门主任是个40出头,性格强势而急躁的女性,人暗地里称“大姐”,当面叫她“陈姐”。
以前大姐是人力部经理,手下全部是小年轻,我几次去人力部办事,听到过她隔着屏风坐里间咆哮外屋的下属,虽不见人,被吼的只是其中之一,可整屋子的人都低头不语,好像全部被批了一样。
于是在三年前公司深改时,综合、人力、党群合并为一个大综合部,原来的三个部门领导就有了先后排名,她排了最后。原来人力部的六个人竞争两个岗位,她满以为原来手下会努力找她争取,没想到只有一个人交表,还是她最不看好的那个八零后。
大家背地里议论纷纷,这件事会不会改变大姐的管理风格,毕竟她对重点培养对象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当发现她培养的人,不和她打招呼就去竞争市场部岗位的时候,她极力挽留,可那个才毕业两年的小姑娘始终只说:想尝试不同的工作内容。没有一句感谢的话,也否认市场部挖人力墙角的说法。
大姐不愧为大姐。
她的黯然情绪仅在新部门成立后维持了一周,随后大办公室又充斥着她的高音。我也有幸天天感受她突然飙高的呵斥声,虽然这三年她有所收敛,可大家习惯了只要她不在就谈笑、点小吃松弛一下,能外出办事都不待办公室。
上周我组织一个外训,一是怕报名的人少显得组织不力,二是想为同一办公室的同事争取个轻松外放机会,我和大姐说放宽培训对象,于是把全办公室7人都弄去培训了,乘机把这些人拉个群,没大姐没其他头在群里,元老的俩八零后苏和瑶肆无忌惮地吐槽,感觉大家一下松快好多。
这不,年底各种总结、汇总统筹的工作交给了俩元老八零后,可其他人手里都负责着一块专业,必须每个专业都出总结,统筹的才能出报告。
昨天早上,大姐严肃地要求那俩统筹人10号交活儿,苏因为上个月被大姐莫名扣了绩效,心里窝着的气找到了出口,她直接甩出一句:我没空,交不了。
大姐倒是淡定,只说其他人全力配合。
办公室没一人吱声,苏立刻在群里狂吐槽:15号才交省公司,他就要我10号弄出来,我还有好几个报告,巴拉巴拉。
瑶说:你看吧,到时肯定提前催你的,你还得10号交……
微信上没停,就听到背后管劳资的小余蚊子一样细细密密地和大姐说着什么,大姐只稍微提高了点音量问,不是吧,怎么会这样。
细细密密的蚊子声又解释,大姐不等他讲完,就按她的逻辑驳斥着,小余并没有被打断,还是继续絮叨。
我忍住不笑。
大姐对小余从来不吼叫咆哮,只是小余从来也不和人争吵,也不闲聊,就算有八卦者找小余套话,他也一概官方回答,问不出任何小道消息。这也是小余深得信赖的原因。
正当大家暗笑间,苏在群里说,我搞不懂大姐和余总怎么做到默契沟通的,我都听不清余总说话,她居然就接上了。
我也惊叹这俩人各自自说自话,居然互相都能懂。
有这个群真好,平时我也不爱和人凑一起八卦,但是工作上的事儿,挨个去说真累,不说吧,有时候其他人又觉得我闲,容易心生嫉妒,暗地找茬。
有这个群只说一次,各个相关的人都能看到,又不占我额外的时间,工作八卦两不误,特别是遇到丢出去一个工作请求无果的时候,群里八卦一般能找到原因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