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透的人,才写童话
前两日教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完课文,给孩子们延展了叶老的两篇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雕像》并说要与阅读书一起检测。
幼时自然学过,可时隔久远,就记了个大概,自己也得重温一下。
一看之下,就使我对童话的概念大为改观,也对叶老的认识,除了躬行君子之外,多了些睿智和通透进去。
《稻草人》勤奋敬业,收集田里的风景情形,他比牛勤奋,比狗诚实。“不吃饭也不睡觉,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总是直挺挺的站在那里”,但是可怜而无力的,又极富同情心的稻草人,偏偏遇着了不少可怜的人和事。
通透的人,才写童话他为自己失去丈夫和儿子的女主人,用心守田,可是,小蛾还是把子产到了隐蔽的稻叶下面,他又为渔妇钓不到鱼着急,恨不得变身为鱼,为渔妇的孩子做汤,让渔妇能够去陪伴她咳嗽发热的孩子,也想救那个唯一被捕的鲫鱼,可是他是稻草人,他移动不了。
稻草人,已经够可怜的了,够有心无力的了。
而那个因丈夫把自己随意买卖,要自寻短见的妇人,终于给了他最后一击,他昏过去了……
为老妇看守麦田的任务,自然也没有完成。
看着稻草人,我总是想起鲁迅先生,他为什么要把小说集命名成自己的心路历程《呐喊》、《彷徨》,两位对人世都满怀赤诚,他们在结构作品,也在传达心声,质同而形不一而已。一个是以小说启迪人,另一个则以童话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无力。
通透的人,才写童话《古代英雄的雕像》若以孩童的眼光看,当然会看出骄傲者势必被虚荣的摔下,可是你仔细琢磨那些文句:“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了一丝丝的嫩芽。”这,难道不是在说,人们因为地位的升迁,总是不自觉的生出,自认为与身份相匹配的尊荣之心?而他们关于英雄的虚无性的讨论,可不是在说历史某种程度上的虚构。你记起了那个著名的言论了吗?我不苟同他,但早在几千年前,庄子也曾有过与此类似的观点。“物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结局中,当虚荣的雕像倒下,与同伴们一起成为铺路的石子,他们欢笑的声音,岂不正是对质朴与实干精神的肯定?
是我看出了新意,还是叶老写时自带的深意,现在无丛查证,根据不太多的创作经验而言,为文写诗,莫不合“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之规矩,不过是选取了自己擅长的形式,而叶老作为教育家,以童话喻之,又作为躬行君子,五德具备,肯定质朴与实干也是有的。
叶老,一生勤于写作,致力教育,能力愈大,理想愈大。把这些深刻的道理寓于童话之中,谁能说《稻草人》身上没有叶老的心声呢?
通透的人,才写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