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豪杰谱「第4辑」

2023-07-04  本文已影响0人  2郎神

继续《极北之地》读书笔记——西伯利亚豪杰谱「第4辑」

英雄不妥,有些人配不上,改「豪杰」比较贴切些。

以为剩下的人,昨天一个晚上就能整理完,结果花了整整2个晚上都没整完。唉。大意了。

「1494」

【奇里科夫】

P154起

阿列克谢·奇里科夫,1703—1748

俄罗斯水手、船长、探险家。曾是白令船队的成员,也是第一位到达美洲西北海岸的俄罗斯人。

今日阿拉斯加州有一个奇里科夫岛,即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奇里科夫出身于低级军官家庭,是沙皇新近设立的数学及航海学校的第一批学生,会说多国语言,以其超群的数学能力和无限的好奇心见长,19岁时己经是自己学校的老师了。

当时改革派沙皇所倡导的是:凡是涉及科学、经济、技术的问题,既要聘请和任用最优秀的外国专家(比如白令),又要十分注意照拂本民族下一代接班人。奇里科夫就是这样一个“明日之星”。

1741年美洲大探索时,奇里科夫与白令分别指挥两艘舰船,离开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向东方未知领域航行,寻找美洲海岸。

很快他们遭遇风暴而失散,从此再未见到对方的船。

奇里科夫所在的“圣保罗号”,在到达现今阿拉斯加狭地南部位置后,因为缺乏淡水和粮食储备开始返航,在这样的条件下横渡北太平洋返回母港无异于一场劫难。船几乎一直在逆风状态下航行。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手们接连患上坏血病。人们将船帆上留存的雨水储存下来,风暴不断,船没有失事真的只是奇迹罢了。

奇里科夫在信中总结道:“在海上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几乎都处于致命的危险之中。恐惧一直盘踞在我们的心中:我们航行在未知的海域,不知道海岸在哪里,大雾似乎永远不会散去,我们也未曾在其他海域上遇见过这样的骇人天气……饮水被控制在最低限度,只能在口渴时喝上一点,甚至水也己经变质,散发出一股恶臭。坏血病在我们中肆虐,很多人无法从中恢复,自9月20日(离开阿拉斯加近两个月后,离开堪察加四个月后)以来,我已经无法自己站立,也无法到达甲板。一切生存的希望都已离我而去。和往常一样,我己经准备好为所有对主犯下的过错和罪孽而死。”

又过了一周,船上只剩下六小桶腐水,船帆和绳索也即将腐烂,铺位上的军官们或是己经死去,或是因为病痛而面目狰狞,只有几个憔悴的水手还在努力引导船的航向,又过十几天,就在大家即将绝望之时,船神奇地飘回了母港,但它三分之一的船员永远地留在了大海里。奇里科夫之后再也无法完全恢复健康。

而就算是这样的遭遇,比起白令所在的另一条船,已经是无比幸运了。

【塞缪尔·恩格尔】

P254

瑞士伯尔尼的一个狂热地理学爱好者,却也是一位令历史向前迈出一大步的无名斗士之一。

他从小读了他见到的一切书,后来顺理成章成了图书馆馆员,在最大移动距离就是图书馆书架与书架之间距离的情形下,他狂热地投入到对远在万里之外的欧亚大陆与美洲大陆被一条宽度可能小到足以让最早的人类通过的海峡分隔开的论证之中,并计算出海峡应该位于205°经度(最后得知是非常接近的191°),

同时,他经过反复计算,确认北冰洋航线完全可以航行,亚洲和美洲之间的海峡很容易穿越,更了不起的是,他甚至确定了理想的路线,还估算了旅程的时间。

他的推理以观察和假设为基础。观察是:高纬度地区的距离会更短,这是利用了地球的曲率。假设是:应该在远离亚洲海岸的极北水域航行,这一假设的理由非常充分,恩格尔认为,冰产生于从河流流入海洋的淡水,只要远离河流,海水就一定没有上冻。

提出这个大胆理论的人一生都生活在瑞士的一个小城。

【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

P259

在恩格尔提出其理论的几乎同时,在圣彼得堡也发展出了一套与其理论非常近似的理论,科学史上颇为奇妙地经常出现这样的对称现象。

提出者是帝国科学院新一代成员中的天才,最早在这里成就事业的俄国人之一,罗蒙诺索夫,他对东北通道的地理谜题也产生了热情。他是俄国第一所大学的创始人,无数物理学发现的创造者,历史、文学、语言学、数学和化学的爱好者,诗人和哲学家。

他指导了制图学研究,发表了第一张北冰洋地图。他提出假说推断跨北极洋流的存在,甚至预测

在北冰洋海面下面存在一条山脉,人们在1948 年终于将它发现之后,以他的名字将它命名为“罗蒙诺索夫海岭”。

挪威人弗里乔夫•南森在19世纪90年代乘“弗兰姆号”在洋流的推测位置上仍由浮冰裹挟着漂流,进行了他著名的北冰洋横渡,证实了一个半世纪前由罗蒙诺索夫建立的理论。

【舍利霍夫】【娜塔莉亚•阿列克谢耶夫娜】

P275起

格里戈里·伊万诺维奇·舍利霍夫,1714年—1795,

俄罗斯探险家、商人。

鄂霍次克海的舍利霍夫湾,以及阿拉斯加与科迪亚克岛之间的舍利霍夫海峡,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这是一个野心家,性格刚强、自信、具有惊人工作能力的人,十分好斗,会毫不犹豫地用拳头解决他遇到的纠纷,他知道如何驾驭错综复杂的行政当局,并在必要时向那些负责人“表达感谢”,因为,为了实现他的目标,向他们 “表达感谢”是必须的。

有一段对他的描述:“东北大洋上几乎所有的商业事务,都可与抢劫相提并论,它们都被掌控在舍利霍夫的手中,他是伊尔库茨克的流识头子和最令人厌恶的暴徒。这位老板展露了美洲史上与西班牙人相仿的残忍,尤其是他还能在可怜的阿留申人身上测试他的剑、手枪和步枪。”

与舍利霍夫一起走进历史的,还有他28岁时娶的一名13岁的少女,一名堪察加水手的女儿,【娜塔莉亚•阿列克谢耶夫娜】,也是个冒险家的胚子,天不怕地不怕,极其有效地补足了使这个明日家族企业成功所必需的人才阵容。她性格开朗,善于交际,能用自己的魅力和微笑来弥补丈夫的苛刻和蛮横。但她的人生却饱经磨难:她的往来书信中保存下来的部分再现了她与病痛、 命运的打击、天花、斑珍伤寒以及那个时代其他灾厄的持续斗争。她生了10个孩子,只有5个活下来了。在丈夫长期离家的时候,都是她在管账、看家、盯着供应商和债务人。

夫妻二人在东西伯利亚的行政中心和总督驻地伊尔库茨克定居。他们梦想着建立一个以欧洲模式为基础的伟大公司,在这个公司的框架下,俄罗斯帝国将成为他在这一地区的特权工具。

1775年,舍利霍夫组织了一队商船,前往千岛群岛和阿留申群岛进行商业贸易航行。1783年至1786年,他的船队远征到了阿拉斯加海岸,在那里建立了俄罗斯在北美的第一个据点。

1784年,舍利霍夫的两艘船来到科迪亚克岛的三圣徒湾。当地的原住民阿鲁提克人进行防卫,舍利霍夫及其手下屠杀了数百名包括女人和孩子在内的原住民,还逮捕了一些人质来恫吓其他阿拉斯加原住民。此事件为阿瓦乌克大屠杀。在科迪亚克岛确立自己的权威之后,舍利霍夫在三圣徒湾建立了俄罗斯在阿拉斯加第一个永久性据点。 

他希望在这里建立起他梦想中的北太平洋毛皮贸易帝国。

不屈不挠的钢铁意志征服了一切,他的亲信们称他为燃烧的火焰,这不无道理。

舍利霍夫与随行的150个俄国人一起,在三圣湾建起了一座村庄、一座小要塞和一座港口。公司一直优待酋长,通过馈赠和授予特权来将其拉拢到自己的阵营。舍利霍夫鼓励定居者与士著妇女通婚。皈依和教化是俄国施加影响的两个主要手段。他向教会请求教士支援,好让他们为土著施洗礼。此外,科尼亚格人和阿留申人的子女被安置进了阿拉斯加的

第一所学校,他们在那里接受教育,学校由公司资助,他们在那里学会了读、写、算,掌握了关于航海技术的基本知识。最优秀的学生甚至会被送到鄂霍次克或伊尔库茨克完成他们的学业,他们会在那里学习俄国文学、艺术和音乐。

他的计划是建立一个强大的国有公司,负责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其灵感来自哈德逊湾公司和东印度公司的案例,它们是英国在北美和亚洲的武备力量。他建议让新公司垄断整个地区的贸易,负责维护商栈、村庄及其行政机构、学校、港口设施以及将要修建的防御工事。国家需要为该项目注资20万卢布,而项目将由西伯利亚总督直接监管。殖民地需要武装力量和教士的支援,但他们的薪水将由公司承担。当然,公司所征服的土地也会被立即置于帝国的旗帜和主权之下。

他在1975年忽然离世,她的妻子娜塔莉亚在他墓地上建立起一座恢弘的墓碑。以此向她的对手们表明,舍利霍夫家还有人,他们不会认输。

【列扎诺夫】

P291起

尼古拉·列扎诺夫,1764年—1807,

舍利霍夫的女婿,

贵族、政治家,1799年创建俄美公司,并倡议俄国在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建立殖民地。1804年成为首位俄国驻日本大使,1803年促成了俄国第一次环球航行,并指挥该次航行至堪察加半岛。他曾编写一部日语词典,亦著有其他其部作品。

14岁时便精通5种语言。1791年成为女皇私人干事。遇到舍利霍夫碰面后,对在偏远属地里建立毛皮垄断事业产生兴趣。因为厌倦了放荡不羁的宫廷生活,他成为俄美公司的合伙人,并且迅速地成为一个敏锐并且孜孜不倦的生意人。

当舍利霍夫于1795年去世时,列扎诺夫成为了一些有权势大公司的精神领袖,并且致力于为他的合伙人和他自己向母国争取等同东印度公司从英国得到的权力一样的特权。 

注:俄美公司,类似于俄国的东印度公司,成立起便被授予20年内垄断北纬55°以北美洲群岛和海岸的全部商业活动特权。很多人相信,若不是列扎诺夫的英年早逝,俄美公司可能大大改变俄国和美国的命运。 

【克鲁森施滕】

P301起

伊万·费奥多罗维奇·克鲁森施滕,1770—1846

海军将领、探险家、男爵。波罗的海德意志人。

他率领俄国舰队完成了俄罗斯历史上第一次环球旅行。在和列扎诺夫共同出使的漫长旅途中,产生了无法调和的矛盾,受士兵和水手拥戴的克鲁森施滕赢得了权力争夺。

克鲁森施滕也是日本海的命名者。萨哈林岛的克鲁森施滕海峡以他的名字命名。月球上的克鲁森施滕陨石坑也是以他名字命名的。 

【费奥多尔·托尔斯泰】

列扎诺夫与克鲁森施滕船队中的中尉军官,以爱挑衅对手进行决斗而闻名

(他一生中在决斗中杀了11个人),因为搞恶作剧,被列扎诺夫多次威胁将他惩处和降级后被赶下了船,遣返回圣彼得堡。

列出他,是因为他有一个侄子:列夫·托尔斯泰。而他的侄子,将这位伯父作为原型,把他的特点、性格、名字和父名都赋子其作品《战争与和平》中的一个杰出物多洛霍夫。

【穆拉维约夫】

P328起

尼古拉·尼古拉维奇·穆拉维约夫,1809—1881

这个人在前面《沙俄如何蚕食清朝黑龙江外的辽阔领土》一文中已经隆重出场过,对于中国人来说,简直痛恨,但对于俄国人来说,意义则全然相反。

他18岁从军,参与过第八次俄土战争、波兰镇压当地十一月党人、高加索地区征服当地山民的军事行动等。 

1847年,穆被任命为伊尔库茨克和东西伯利亚总督。从此开始他的「历史功绩」,期间,他不顾俄国外交部的反对,冒着与中国清朝政府决裂的危险,在黑龙江流域展开了一系列的军事探险活动。同时,他在西伯利亚各民族中强制推行俄语教育,并使用流放犯对黑龙江以北各地加以开拓。1854年,他率领一支有77艘船、筏组成的舰队直航黑龙江口。作为克里米亚战争的一部分,其中部分船只继续航行到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为正遭受英国和法国舰队袭击的该城送去了弹药援助。次年,他再次组织航行,在黑龙江入海口建立了殖民地,并按照尼古拉一世的授意,同中国展开边界谈判。 

1858年,乘清政府陷入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而无暇北顾之机,穆拉维约夫成功地迫使黑龙江将军奕山同其签订了《瑷珲条约》。该条约不但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万平方公里土地完全割让与俄国,还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黑龙江下游以南40万平方公里土地划为中俄共管区域。《瑷珲条约》的签订,使得俄罗斯打开了通往太平洋的通道。为表彰穆拉维约夫的功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封其为“阿穆尔斯基伯爵”(即黑龙江伯爵)。 

但是,俄国外交部仍然认为荒芜的黑龙江流域是难以防御的包袱。为了尽快开发新获得的大片土地,穆拉维约夫解放了大批在尼布楚服役的矿工,派军队保护他们去开垦黑龙江两岸的土地。用这种办法,穆拉维约夫很快就在这些新移民中召集了一支12000人的骑兵部队,解决了当地的防御问题。但即使如此,成绩仍然不彰。因为俄罗斯当初想利用黑龙江运输粮饷支持堪察加半岛军事哨所,使黑龙江流域成为俄罗斯远东粮食基地的计划失败。黑龙江一年只有一半时间可航行,而且初期很危险,另一方面,集中在夏季的暴雨令粮食难以生长,因此这区始终荒凉,军人原是移民主体,但是只有7名军官与700多名军人,农奴也不愿前往,可见此计划失败。1861年,穆拉维约夫从东西伯利亚将军一职退休。1868年他移居巴黎直到去逝。 

1891年,伯力在市郊黑龙江边为穆拉维约夫建造了纪念铜像。1929年,该铜像被推倒,代之以列宁像。1992年,穆拉维约夫的遗骸从巴黎迁葬至海参崴市中心,次年,伯力重新在原址树立起穆拉维约夫的铜像。

【涅维尔斯科伊】


P345起

根纳季·涅维尔斯科伊,1813—1876

与穆拉维约夫一样,这个人在前面《沙俄如何蚕食清朝黑龙江外的辽阔领土》一文中也已经出场过,

1848年,涅韦尔斯科伊在俄罗斯远东发起一次远征,探索了萨哈林岛地区和阿穆尔河的出海口。他证明了鞑靼海峡不是一个海湾而是一个海峡。连接阿穆尔河河口和萨哈林岛之间的一段狭窄地域后来被命名为涅韦尔斯科伊海峡。1850年他建立了阿穆尔河畔的尼古拉耶夫斯克,也就是中国人所称庙街,这是俄罗斯人在这片地域中的第一个聚落。第一个证明萨哈林岛是一个岛屿的俄国人。鞑靼海峡北端狭窄一段命名为涅韦尔斯科伊海峡,以纪念他的事迹。涅维尔斯基国立海事大学以他的名字命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