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否有规律?“乱世”之后总会出现“治世”
历代王朝更迭,凡是战乱动荡之后,归于一统,多出现天下大治的局面,这是否是一个常态?是否代表着历史发展的一种规律?
东汉“明章之治”
光武中兴,刘秀建立东汉,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兵戈动乱,光武帝刘秀去世后,其子孙汉明帝、汉章帝统治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得到迅猛发展,出现“大治”之局,将东汉王朝推向繁荣。
汉明帝、汉章帝继承光武大业,继续执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宽松政策,宽减刑罚,让百姓安居乐业,两帝在位时长达三十多年,而东汉人口,从光武末年的两千一百多万,达到四千多万,翻了一倍不止。
明、章二帝,修建水利,鼓励耕种,并使国家积累的财富能够惠及天下人,遇有册封皇后和册封太子,则普天同庆,下诏赈济鳏寡孤独和贫民,两帝在位期间,曾九次下诏,救济天下生活困苦之人。
在文化领域,明、章二帝以儒术治国,培养士人高尚气节,同时,自西方引入佛教,禁止厚葬之风,章帝之时对怀孕家庭给予优惠,民风淳朴,人人自安其居,自得其乐,呈现天下太平之局。
在吏治方面,汉明帝严肃整顿吏治,对地方官吏进行严格的考察和黜陟,自己本人更是勤于政事,批阅奏章,亲自审理断狱,并严禁后宫妃子和外戚干预政治决策。
光武帝之时,对外采取积极防御的策略,及至明帝之时,窦固出击北匈奴,班超出使西域各国,西域诸国断绝与匈奴的联系之后,再次归附于汉朝,而匈奴在此后的屡战屡败之后,不得已踏上西迁之途。
“明章之治”时期,东汉的文治武功都取得极大的成就,为东汉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奈何,明、章二帝寿命不长,汉章帝之后,外戚干政、宦官擅权再度复燃,东汉开始走向衰败。
乱世之后多治世
纵观历朝历代,不难发现,每次乱世之后,总会紧随之后而出现天下太平的治世之局。
秦末汉初,楚汉争雄,天下疲于兵革劳役,百姓生活困苦,而汉朝建立之后,无为而治,没过几十年,即出现了汉文帝、汉景帝的“文景之治”,社会财富得以大量积累,用以穿铜钱的绳子都已腐烂。
汉武帝凭借着文景之治时期积累的巨量财富而四面征伐,西汉迎来盛世局面。
西汉末年,王莽改制,导致天下民不聊生,流民四起,反抗王莽统治,赤眉、绿林争强于长安,而刘秀定河北,一扫天下,结束了长达十几年的动乱局面。
刘秀之后,紧随而来,便是“明章之治”,经历过战乱的经济百业待兴,只用了三十多年,人口和财富迅速增加,吏治清明,文化昌盛。
隋唐之际,天下英雄四起,百姓疲于劳役,唐朝建立之后,唐太宗李世民在位二十多年,开“贞观之治”。
此后唐高宗继贞观之遗风,牢记李世民的遗嘱、遗训,继续执行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制定下来的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经济,提倡文教,百姓富足而边陲安定,天下大治,史称“永徽之治”。
唐朝末年,五代十国,各地枭雄拥兵称帝,北方内乱,外族入侵,天灾人祸,导致人口大量南迁,田园荒芜,成为历史上的一个大分裂时期。
及至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虽则始终面临北方的边境威胁,然三十多年之后,宋真宗继位,反腐倡廉,重视农业发展,宋代的科技、文化和商业贸易得到迅猛发展,经济繁荣,国力富足,史称“咸平之治”。
元朝末年,官吏贪污,朝政腐败,赋税严重,百姓苦不堪言,纷纷起而反抗。明太祖朱元璋起于微寒,征南逐北,扫定寰宇,建立明朝。
明太祖早年贫苦,在位三十多年,完成统一大业之后,奖励垦荒,大量实行民屯军屯,徒富民,抑豪强,减免税负,严惩贪官,吏治清明,社会生产迅速恢复,明太祖洪武年间,国力迅速恢复和增长,动乱之后再次迎来治世之局,史称“洪武之治”或“洪武盛世”。
此后明成祖继续大力发展经济,励精图治,使得天下大治,史称“永乐盛世”。
治、乱之局,是否有规律可循
但凡乱世之后,多在几十年之内,便会迎来治世局面,这是否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在?
每经朝代更迭,战乱不休,士卒苦于军旅,民人苦于劳役,田地荒芜,饿殍千里,易子相食,人相侵夺,天下疲敝,乱世之秋!
而乱世结束于新王朝的建立,王朝的建立者,面对残破的九州大地,与民休息、恢复生产是当务之急。
故朝代建立者,多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及至经过二三十年的休养之后,生产逐渐恢复,民间逐渐富足,加之帝王励精图治,治世之局面紧跟出现。
天下大治,除了经济得以发展,百姓安居乐业,更有吏治的清明和边疆安定、文化繁荣。
治世,可以说是由乱世的反面刺激而诞生,王朝的建立者在吸取前代灭亡的经验之上,制定当朝的发展政策和制度。
不可忽视的是,治世之时的帝王,多继承和发展了王朝建立者当时所制定的政治经济政策,加之帝王的励精图治和民间人心思定,才得以在原有的休养生息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开治世之局。
大乱之后有大治,是王朝初期的既定政策的延续,是初期缓慢积累的过程,同样也是吸取了“乱世”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