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读书之2《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11

2024-03-08  本文已影响0人  栀子之手

职位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正常情况下都是职位越高,责任越重,权力也越大。光有官号没有职责的只能算是“品号”。在古代这种品号不少,尤其是动乱时期,上位者会给很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品号,伴随品号的会有一些赏赐,不过一般多是一次性的,并没有月俸更没有什么权利和职责。感觉很像现在的“光荣之家”这些称号。

多的不敢说,细想其实从古至今,很多东西在变,但很多东西从未改变,或者说万变不离其宗。人的贪婪、虚荣,社会阶层的变革,其本质上从未变过。

官员除了具体职位的不同,官职的高低外,还有明确的等级区域划分。以汉朝的禄秩体制来说,大致就有四个层次。最低一级的是百石俸的吏员,他们负责各官署的日常行政。石是古代粮食单位,一般认为一石为120斤,百石就是12000斤,这个是年俸,按现在的一袋装100斤粮来算,也就是120袋,一月10袋,1200斤,按现在粮价,大概能换2000块钱。如果没有灰黑色收入,这2000块钱就是这小吏一个月全部收入,要包括肉、菜、米、面、盐及衣服和应酬这些基本生活需要,其实挺拮据的。如果家里再供养一个读书人,那肯定是捉襟见肘的。

再往上一个等级,以六百石俸为分割线,其中六百石俸的就是县令,和一些中央诸署令的小官。他的俸禄相比百石俸的小吏翻了六倍,每月有12000,看起来应该很富足了,事实不然,县令作为一县之长,一个小地方的领头者,他下边还有不少官员,比如:判官、书记、推官、录事参军、主簿等,尤其有些是没有俸禄,全靠县令发俸养活,师爷算一个。县令不但要用自己的俸禄养活自己一家,还要养活下边没有俸禄的吏员,为了面子,家中往往还有仆从和丫鬟。

想想也是挺难的,所以这么一算,很能理解古代一般官员成婚,要不选择门当户对的官宦人家,本身有底蕴,要不选择商户,是很有道理的。

再往上一个等级是二千石的郡守和相国,这是汉代最高俸禄等级。除了这三个还有一个更高的是丞相和三公。这四个俸禄线的跨越,也是一个等级的跨越,是非常难的。

所以为什么“三教九流”这个词代表很没品的意思,也是从此而来。从一品到九品,分为九品18阶,这九品还会被人暗暗划分等级,但殊不知,在九品之外还有九流,它们也是一种官职,只是小之又小,所以九流这个词本身就很有等级意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