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王小波3个创作技巧,用作品征服千万读者

2024-11-03  本文已影响0人  飞哥写作

王小波,近代作家,被誉为“文学教父”。

他的作品独树一帜,语言幽默,内涵深刻,富有哲学味道,吸引了无数读者。

尤其是那句“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至今被好多人奉为经典。

为何王小波的作品长盛不衰?

离不开这3个创作技巧。

1. 万里挑一的有趣灵魂

1997年4月11日,王小波因突发心脏病溘然长逝。

听到他过世的消息,刘心武痛心地说:“世界上少了一个有趣的人。”

王小波生前,主张文学要追求有趣。

从《黄金时代》到《我的精神家园》,从《万寿寺》到《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带给过我们太多有趣,太多思考,太多警醒。

他的有趣,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语言表达的幽默。

熟悉王小波的人知道,他擅长将人们熟悉的片段,用夸张的形式幽默地表达出来,给读者造成一种兼具熟悉与陌生之感。

二是理性思考的趣味。

读王小波的小说,常让人笑中带泪。

黑色幽默下是他深邃的思考,对人性深刻的剖析。

2. 独树一帜的文学风格

好的作家,都有独特的风格。

王小波是怎样的风格呢?

独树一帜,难以分类。

舒展的文体,非凡的哲思,理性的判断,幽默的表达,多种因素融合造就了王小波独特的风格。

这种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呢?

32岁时,王小波只身赴匹兹堡大学读研,期间得到许倬云的指导,补习了大量的古代文学,小说语言得到很大提升,日益简练传神。

生活中,受家学渊源的影响,热衷推理论证,思维越发严密。

妻子李银河,从事社会学,对他的创作也有一定影响。

此外,他还吸纳了卡尔维诺的清逸想象,融合了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把沉重的东西变得轻松快活,幽默风趣。

3. 超越常人的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离不开表现手法。

小说的趣味,得益于艺术手法的巧妙应用。

王小波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戏谑的比喻、夸张的反讽和客观化的叙事等等。

戏谑的比喻,使描写生动传神,丰富有趣;夸张的反讽,让人物立体鲜活,印象深刻。

两种修辞,相得益彰,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厌倦深思。

这样的例子很多。

《似水流年》里,矿院天天播放口号的高音喇叭震坏了孩子们的耳朵,导致听力受损学不好英语。

王小波用夸张的手法,把特殊时期对人们造成的身心创伤表达得轻快有趣,把滞重悲痛化妆成幽默调侃,将痛切的人文关怀融入夸张的幽默中,逗笑之余发人深省。

你觉得呢?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咱们明天不见不散!

你的一句小小鼓励,我写作的莫大动力!


关注飞哥写作,让写作更有料

飞哥写作--写作的加油站,读者的俱乐部,日更的打卡地

如果觉得内容还不错,请点击关注,欢迎收藏、评论、转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