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韧劲

2022-12-09  本文已影响0人  涂玉霞

上午是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我与体育学院的刘立英老师同场监考,合作特别愉快。

不记得谁说过:层次越高的人,格局越大,就越懂得换位思考,让人舒服。

前段时间忙狠了点,下午就想给自己放个假,看看闲书,也感觉一下“偷得浮生半日闲”。

我选择了余华《活着》,因为早就想看了,冲小说得了那么多国际大奖。

书中讲诉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的故事。

这本书揭露了真实、苦难的人间,如文中所言: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 是因为不得不走。

它让我看到生命的韧劲,在一个又一个巨大苦难面前,人是如何承受并坚持活下去的。

正如余华的的创作初衷“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

小说中,最让我感怀的人物是福贵的妻子家珍。

她是一位传统的中国女性,善良、隐忍,遭遇了太多的不幸。家珍出身大户人家,本是富有学识的千金小姐,却嫁给了吃喝嫖赌,一身陋习的纨绔阔少福贵,婚后不久后,生活的种种不幸接踵而至,但是家珍都用自己的坚定与勤劳一一化解。

在余华笔下的众多女性形象中,家珍不仅至善至美,还有一套自己的处世哲学。示弱而不逞强,隐忍而又坚守底线,

但作为女性,没有谁会愿意过上家珍那样的生活。

但生活,是由得人选择的么?

余华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劝我的朋友,情绪低落的时候,千万不要看这本书,因为文中过重的苦难会让你有一种窒息感。

吃饭时,跟陈远谈起这本书,她说,这辈子大概率不会看余华的书。

“我害怕这些苦难”,她笑着对我说。

她还年轻,若干年后,她就会感受到生命的韧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