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深入浅出-移动端页面(响应式)

2019-01-10  本文已影响17人  酒极子

本博客主要讲移动端页面(响应式)的注意点

"media query"媒体查询

媒体查询是对你的媒体进行某些条件的查询

格式:
@media(查询条件){
  //当满足查询条件后的样式
//例如:
  body{
        background:red;
      }
}
<link  rel="stylesheet"  href="xxx.css"  media="(条件)">
注意点
  1. 写CSS样式时,后写的媒体查询优先级更高
  2. 如果某个媒体,当它满足查询条件时,就会应用你写的样式
  3. 响应式页面的核心就是利用媒体查询功能

学会要设计图(没图不做!)

没图不做是前端的首要原则
  1. 因为没有图是做不了页面的,前端就是把图片,文字,设计图等材料变成网页的工作
  2. 给一张图就对应一个平台的页面,所以做响应式至少要把设计图要到两份

做响应式页面时

有两种做法,分别是先做手机版和先做pc版

先后顺序
注意点
  1. 手机宽度一般在450px以内
  2. 实际上最好的方法就是一个元素给两种状态,切换状态用媒体查询去做

不用响应式才是最好的

响应式的缺点
现在流行的移动端页面方式

手机端要加一个<meta>

代码:
<meta name="viewport"   //名字="视口"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宽度=设备宽度
               user-scalable=no,   //用户能否缩放=否
               initial-scale=1.0, maximum-scale=1.0, 
               minimum-scale=1.0"> 
//初始缩放倍数=1.0,最大缩放倍数=1.0,最小缩放倍数=1.0
历史原因:
  1. 一开始网页只供给PC
  2. 诺基亚出现了,但诺基亚不是智能机
    有些网站专门用"wep"语言为诺基亚做了网页
  3. 接着苹果第3代上市了,但它的宽只有320px,中国的网站都是默认900+px的。
  4. 苹果公司就想出一个办法,将手机显示的所有网站缩小,用户想看就用两根手指放大
  5. 所以用手机看的任何网站,都是缩放的,缩放比例是模拟980px
  6. 但是如何告诉浏览器别缩放呢,用上面的代码就行

移动端的特点

  1. 手机上没有hover
    如果一个交互是用hover去触发的,那么它在手机上会直接失效
  2. 手机端有touch事件
    2.1 用户在屏幕上摸来摸去的时候,是不会触发滑动事件的
    2.2 但是可以利用脚本记录下用户手指的两次触摸(滑动)位置,最终确定用户是向哪滑动的
    2.3 现在所有的框架都会帮你封装一个通过触摸事件(touch)模拟的滑动事件,名字叫"swipe"
  3. 没有resize
    移动端浏览器默认是,无法放大缩小屏幕的
  4. 没有滚动条
    只有位置指示器,而且滑动后出现一下就自动隐藏了
  5. 手机上没有IE
    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消息,所有特别炫酷的CSS属性都能在手机端上用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