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散文玫瑰朵朵开

半世红尘,半世空门。 ――李叔同

2019-06-09  本文已影响32人  有书薰衣草

林语堂:“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

张爱玲:“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的围墙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说,李叔同是“以出世的精神做着入世的事业”。

当我读完《李叔同传》的时候,也被李叔同传奇的人生经历所震撼、感动,感染到热泪盈眶。震撼的是他是如何做到繁华极盛之时归于平静的?感动于他二十年如一日的苦修律法、广结善缘、开导众生、行走弘法、一心向佛的精神。他慈悲为怀的佛家境界,仁爱之心感染到我。他是那么的与众不同,所谓伟人大概就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也不会有人能重复的路。

李叔同(1880—1942),出生于天津,父亲为他取名李文涛,天津巨富桐达李家的三少爷,字叔同。幼名成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想来他的父亲寄厚往于他,而他也真正没有辜负父亲的厚望,名满天下,令世人敬仰。尽管他的父亲也不曾料到他的儿子会遁入空门。

红尘之内他叫李叔同,红尘之外他是弘一法师。

随园散人写的这部《李叔同传》极富文艺风,语言似是春天的桃花瓣,一片片,或随风飘飞、或逐水而去、飘飘洒洒,散落一地,极富情怀,浪漫之极。

经作者优美笔触的解说,对这位民国的高僧有了深深的敬仰。他显赫的家世给了他以后所有成就的物质保障。经济与教育从来都是成正比的。李叔同幼年时,他的父亲和兄长就非常重视对他的教育,请了私教在家,从四书五经到琴棋书画。难得李叔同勤奋好学。从小他博览群书,15岁之后,更是出落成翩翩少年,口才极好,对于母亲和兄长的教诲已经不再认同,他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有了对世事独有的认知。他用自己的方式开始与世事对话。

他的母亲本就是书香世家的女儿,是知书达礼的文化人。所以他的原生家庭是有文化氛围的。他的父亲,还有他的大娘、二娘都是吃斋念佛之人,所以我想叔同也是从小就受到了佛教文化的感染和熏陶的。这也为他中年之后循入空间而埋下了伏笔。这世上原本没有无缘无故的结局。

他喜欢上了看戏,戏台上那个叫杨翠喜的女子,成了李叔同的初恋,这是他情感生涯非常重要的一个女子。但在那个门第观念森严的时代,社会地位的悬殊,终究没能双宿双飞。

李叔同5岁丧父,母亲二十岁守寡,清灯古佛,一心苦心养育他长大,所以母亲是他的天,他不敢违背母亲的旨意。娶了母亲给他相中的女子俞家姑娘。这俞氏也是苦命人,虽然给李叔同育有两子,却从没有走进他的世界,她自始至终是李叔同世界之外的人,一生只能隔门观望。直到俞氏病故,他都不曾去看望,但他不是无情或是薄情。毕竟:不负如来不负卿,就算是令人高山仰止的弘一法师也做不到。他能做的就是给俞氏念往生咒。也算不枉曾经夫妻一场。

这个戏台上的女子万种风情,李叔同终究还是牵挂着,那个进入他心里的人,别人无法代替。

新婚不久,他又重返戏台,与他的初恋情人你侬我侬,时尔也登台唱上一段。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他在演自己的戏。

但终究,他们只能是彼此生命里的匆匆过客,他给不了她一生。她也认命了。不再妄想。只是“诗酒趁年华”纵情绽放。

虽然混迹风花雪月,但李叔同对乱世里的政治格局也是看得明白的。戊戌变法失败后,因为他曾刻过一铭印章而可能被牵连,于是携家眷南下上海。上海是个繁华世界,诗情画意,文人雅士汇集之地。再合适不过彼时的李叔同了。

上海有他家的钱庄,生活开支自是不愁。数月后,他加入了一人叫城南文社的文人小组,算是找到了知已,结识了“天涯五友”围炉夜话,共话沧桑。同样的李叔同也是花前月下,快意风流,他的世界里花红柳绿,异彩纷呈,热闹不断。

风月场上,从来皆是一场空。纵是你情我愿,也没有什么天长地久。他已洞悉。

1903年,他的母亲离世,李叔同回天津厚葬母亲之后。决然出国去日本留学。

在日本,李叔同在文艺方面卓有成就,从戏剧到油画都为中国艺术界开了先河。也惹得一段情缘,与他的人体模特产生感情,后带回国内。居在上海。这位日本女子,也不曾料到,她中意的情郞给不了她一生。竟决然的离她而去,再无回头的余地。

回国之后的李叔同,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图画教师,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李叔同不仅大胆引入西方美术,而且十分重视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和技法,尤其善于将西洋画法与中国传统美术融为一体。他与弟子丰子恺合作的《护生画集》,诗画合璧,图文并茂,为世人所称道。

在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中,李叔同是学术界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他最早将西方油画、钢琴、话剧等引入国内,且以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而驰名于世。

此时的李叔同,可以说是名满天下,繁华之极。也许他天生就有佛缘的,他在日本学习断食疗法,想亲身体验,于是在定慧禅寺里开始了断食,并写了断食日记。以此明心开性,他许是一直有修佛的心愿,而这次断食后更坚定了他进入佛门的决心吧。

1918年的正月十五日,了悟禅师来到定慧禅寺,见到李叔同,甚觉有缘,收为弟子,皈依三宝,赐法号演音,字弘一。

从此尘世少了一位旷世才子。佛门多了一位潜心向佛的人。从极盛归于平静。

李叔同出家后,发愿精研戒律,并且严格依照戒律修持,虔诚得近乎苦行僧。初修净土宗,后来又修律宗。律宗向以戒律森严著名,一举一动,都有规律,严肃认真之极,被称为佛门中最难修的一宗。弘一法师为弘扬律宗,贡献了毕生的心血。

而他在皈依佛门之后,一洗铅华,决然与尘世里的一切告别,都成为身后事。那些平平仄仄的艳词歌赋,书画金石都成了过往。只笃志苦行,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度众生出苦海。成为世人敬仰的一代佛教宗师。他被佛教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1942年10月13日,弘一法师圆寂。这天傍晚,他认真的写下四个字:悲欣交集。留给世人无尽的猜测。

也许,人只有经历了之后,才会顿悟,没有一定的亲身经历,是达不到顿悟的境界。《红楼梦》里的甄士隐在梦中看到太虚幻境,他也想跟着那个癞头和尚们进去,可是到了那个门前,他被一声雷震醒,因为他没有达到顿悟成仙的境界。所以他进不了那个门。后来,他失女烧宅,又经历了一些波折之后,才了悟世事,进了空门。

李叔同也是,一出生他就被寄予厚望,享受着荣华富贵的生活。花前月下,对酒当歌,台上台下,演绎人生。可以说他的经历是丰富多彩的。无疑,这些经历一步步的将他的性灵推向那道顿悟的门。可贵的是他对待每一件喜欢的事都是那么认真、用心、尽力。才会有那么多丰硕的成就。无论在俗世还是佛界,他都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合上这本书,满心的敬意油然而生,弘一法师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通常人们都认为只有在尘世里失意或是绝望之时,才会遁入空门,躲避世事的繁杂,找一块避世的净土。可是弘一法师就象是为佛而生的,他来,是佛门幸事。前半生与后半生落差太大,前半生锦衣玉食,后半生粗茶淡饭。无论那一种生活状态,他都那么认真的在过,一点都不敷衍。这是信仰的力量还是自律的修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