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与国王
“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人念叨,管它还有没有人念叨,有人念叨也是这句话,没人念叨也还是这句话。就是这句话让很大一部分人都成了上帝,上帝究竟是何许人也?是三朝六都的人还是现代人?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
上帝是谁?“顾客就是上帝”翻过来念是不是上帝就是顾客呢?有人说,顾客就是神,顾客就是国王,顾客就是爷。此处没有上帝,没有什么神,更没有国王,什么爷,只有顾客,实实在在的顾客,任人宰割的顾客。
谁都有过“顾客”这身份,但谁都没有成为上帝,成为国王。在那一刹那,是不是该爷一下,或是变成上帝?你情我愿,顾客成了合作的伙伴,不再是什么上帝,什么神,妥妥的酒肉朋友。
鬼使神差没有去菜市场找酒肉朋友,拐过弯就溜进了超市的大门。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那不断重复的喇叭声,挑三拣四的大妈大叔给超市增添了几分热闹。
凑热闹,总是很多人喜欢,看到某档口围着一群人在抢购,总以为有什么好东西不用钱都可以拿回家一样。看看就可以,不必下手,这都是促销的噱头而已。
一条鱼的艰苦旅行开启,鱼档口,上帝选了一条鱼,准备上中午的餐桌。交给鱼档的老板,老板说他那里打不出条码,到称重处去称重,称好后拿回档口宰杀。
称重处的美女小姐姐,问:“这鱼是多少钱一斤的。” 上帝说不知道,买鱼没看价钱,只看中了鱼。称重的美女小姐姐不说话了,默默地操作一番,打了一个价钱条码出来贴在装鱼的塑料袋上面。
哦,这鱼标的价钱是48元几毛,单价是每公斤79.96元,那么,这鱼是一斤多一点,上帝掂了掂好像重量差不多。在回去鱼档口宰杀时,上帝想起了称重的美女小姐姐说的话,既然都问了价钱,那就看一眼那里标的价钱吧!
不看还好,上帝以为自己买了高档的鱼,看了吓一跳,这鱼的标价是每市斤11.8元。上帝虽然没上过学,但这点算术还是会的。这条鱼怎么都不会超过20元,48元过几毛这价钱不知道是怎么来的?难道可以无中生有?
上帝提着这鱼问档口的老板,怎么回事?老板说条码搞错了。上帝中午想吃鱼,那就耐心等老板在折腾,看卖鱼老板一会跑到办公室,一会跑到收银台,最后回来打了一个条码贴在装鱼的塑料袋上。
此时此刻装鱼的塑料袋上有两个条形码,上帝心里雪亮,48元几毛的就是不正确的价钱,另外一张条形码没有价钱,只有条码。
好吧,宰杀好了去买单。收银的美女小姐姐态度亲切而温柔,笑容可掬,毕竟眼前的都是上帝,在上帝面前不能乱来。
排了队,这条鱼的艰苦旅程即将告一段路。上了收银台面,两个条形码,上帝告诉收银的美女小姐姐,48元过几毛的条码是错误的,要读那条没有价钱的条形码。突而其来一下子妨碍了她的收银速度,笑容顿没了,开始不耐烦起来,声音越来越大。
上帝看到后面排着这么长的队伍等着买单,也不想纠结,最多中午不吃鱼罢。于是懒得跟收银的美女小姐姐纠缠不清,就说:“那我不要了。”上帝本可以来一个华丽转身,大可不必什么都不要,两手空空大摇大摆就可走出超市的大门。
不说“不要”还好,说了“不要”急坏了收银的美女小姐姐,眼看快到嘴的肉都要掉了,怎么行呀?上过学、读过书的收银美女小姐姐快速把上帝选的其它物品速速读码,计价,让上帝先买单。
一系列快速操作后,把上帝已经买单的东西丢在她身边,不让上帝提走。因为还有那条鱼的价钱问题没解决,刚好主管经过,收银的美女小姐姐赶快把这烫手的山芋丢给了主管。主管是谁呀,主管自然就是神,主管一切的国王。
上帝想:“少与人纠缠,多看看大自然”。上帝是顾客,顾客不是上帝,不是神,更不是国王,甚至连个爷都不是,顾客就是顾客。
最后,鱼上了中午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