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
(东方实验小学孙本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包含以下四个方面: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提升全体学生的核心素养。
每一种例子所侧重的素养训练应该有所不同,当今语文课千篇一律,所有的课文都是一个套路和模板呈现,淡化了学生的审美体感和感受,今天我想和大家讨论交流的话题是作为选入教材的古诗词应该如何教学呢?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语言所独具的一种文学形式。古诗词具有语言陌生化、高度概括、古诗词艺术形象意境深远、诗歌形式富有跳跃节奏和韵律等特点,所以会给学生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教学中应抓住古诗审美特质让学生在含咏吟诵中想象诗歌创造的美,在广泛积累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在平日的听课中听了许多节古诗词课,感受到了老师们对古诗词的喜爱和重视。尤其是从听课中感受到了老师们的智慧,有的老师善于总结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和技巧,有的老师将同一主题的诗词放在一起学习,产生了对比的效果,有的老师为了教一首古诗词,补充了许多的鲜活的资料,让古诗词更加丰满有生命力。但是,一首古诗不应该从它自身出发吗?
关于古诗词的教学,我总结了三点我个人认为比较重要的经验,在核心素养之中古诗词所承载的更多是审美创造和文化自信。我把文化自信放在其后是因为文化不单纯是传统,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是我们的文化,所以选入教材的大部分课文都有文化自信的体现,但是从审美创作上来讲,古诗词应该具有其独特的功能,所以古诗词教学不能因为语言文字的训练而打碎了古诗词的美。
一、重含咏,轻解释
古诗词的言语是十分概括,同时又非常含蓄。我们今天读古诗词难免会有不理解的字、词、句。遇到这些不理解的字、词、句,我们会告诉学生结合课下注解理解,但是我们发现课下注解也并不能够满足于学生理解这首诗的含义。难道是教材编者不懂学生吗?往往我们的老师就会把这首古诗的意思一股脑的告诉学生,虽然是痛快了。这就打破了古诗言语所具有的含蓄婉转、精确概括的美。
就比如“纤纤擢素手”中的“素”字,课下注解给出的解释是白皙,应该是比较恰当的,可是诗人为什么不写“纤纤擢白手”呢?我们反复吟咏这句诗,“素”除了给我们颜色的感受之外,还能给我们带来一种“净”和“雅”的感受,更加符合织女的气质。这种美感是要在吟咏和想象中去感受,如果仅仅停留在白皙之上,那么这首诗的美就大打折扣了。
学习古诗重在含咏,在含咏吟诵之中,感受诗词所具有的节奏、韵律之美,体会诗词表达的思想情感。学习古诗在反复的含咏体会出古诗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
二、重熏陶,轻说教
从《诗经》的“诗言志”开始,诗歌被看为是教化的工具,那是因为当时的时代背景所造成的。随着时代的变化,诗歌的文学作用逐渐显现,诗歌中会蕴含深刻的道理和哲学思想,但它的主要功能并非是教化而是审美。诗人写诗并不像我们教师授课那样,把所有的事情都联系到对人的教化,这样就不美了。
诗歌中蕴含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并非是直接呈现的,而是要靠言语的熏陶和感染,就想一滴墨水滴入水中,起初它是慢慢的晕染开,这就是熏陶的作用。当一首古诗浸入学生的生命中,学生会被这种语言所感动,但他又说不清楚这种朦胧的感受是什么,这就是感染,说教就会破坏这种感染和感动所带来的美,破坏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就比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么具有说教意义的古诗,恐怕也只有真正经历了少壮不努力才能安知老大的徒伤悲的空虚和绝望。古诗的语言文字力量在于它给学生带来的生发和感动。我们要注重古诗的熏陶和感染,让生命浸润在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河中。
三、重积累,轻功利
由于现在的考试机制,学习古诗一定是从功利开始,但不可能永远功利,因为终有一天学生不再需要它,这里说的不再需要是不在考试中需要它,而实际上我们的生活中是不能离开诗歌的。
小学生正是处于为人生打基础的时期。语文课程为学好其他课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了基础。一方面,学生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一方面,要会选择和判断什么是优秀的文化,该吸取哪些优秀的文化。积累优秀的古诗词就是对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但是这个继承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下去。
小学阶段要以积累为主要目的,在积累的过程中学习运用,但不等于刻意运用,让学生学会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古诗词,要把古诗词和学生的当下的生活联系起来。这种运用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恰当的时候会运用一句古诗,是一种独特的言语表达,会让我们的表达更文学化。另一方面诗词带给我们的人生智慧,比如梅兰竹菊、折柳送别、寄月相思等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语言密码,让我们学会了含蓄委婉的表达,诗歌语言的陌生化会让我们从熟悉的语言环境中脱离出来,感受到美。
古诗词是语文课程中重要的内容,作为学生学习语言的例子,但不能只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例子,一节古诗词课更多的是带学生欣赏美、感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