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嘲笑网抑云了,精彩人生都在大众点评上
嘲笑网抑云已经成了新的梗,这块互联网世界的隐秘树洞被人发现之后,反矫情大师总是能一眼从人群中抓出网抑云er,并将其一举击毙:别矫情了,你当这里是网易云吗?
但是上网冲浪一圈,就会发现大多数人对于“网抑云”并不是那么刻薄,反而,这已经开始指代一种突如其来的低落、悲伤或是情绪的起伏,常被用来自嘲。造句示范:
自嘲,意味着自我接纳。
网易云倒也顺势而为地推出了“抱抱”功能,鼓励大家大胆网抑、互相取暖。官方的slogan是“每一种情绪都是真的” 。
这算得上是深度体察用户感受了,毕竟,有几个年轻男女,没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被一首歌戳得辗转反侧过呢。
何况人有情绪,可不只是在网易云上。
比如大众点评的搜索功能已经逐渐由“找馆子”强化到“找乐子”,于是都市人的一切都可以在这里留下痕迹,无论是看展、逛街、吃东西还是美容美发。毫不意外的,开始有人写小作文:
有人秀恩爱:
有人展现文采:
有人把生活最真实的一面拿来示人:
大众点评的会员有类似于升级打怪的晋级系统,每升一级就离各种平台抽奖、霸王餐福利更近一些,于是有许多点评er默默开疆拓土,以换取在大都市一次又一次的吃白食体验。
但就算如此,好像也很难解释他们时不时流露出的真情实感。
我的朋友小王默默地打卡刷店写日记好几年以后,告诉我,这是一种在社交平台以外的一种自我表达。
“你知道佩索阿吗?”小王问我,然后悠然下了结论,“我就是大众平台上的佩索阿”。
佩索阿就是那个写作了《惶然录》的葡萄牙作家,一生用过70多个笔名。根据笔名,他切换了许多种写作的风格。甚至佩索阿这个名字,在葡语中就是个人和面具的意思。
小王到底是不是佩索阿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一位金融从业者,朋友圈有大量的客户,每天凌晨两点时他结束加班,会分享一些音乐,展现出没死的摇滚梦想,但除此之外,他很少分享任何个人生活信息;在微博上,他是一个和生活切割得相当干净的小知识分子,喜欢和观点不同的人对线并不欢而散;而只有在大众点评里,他显得相当大众:剪头发、换眼镜,等待升级前的最后一条点评,被拿到第一笔工资的女友请吃饭,好像终于有了一些自我的生活。
小王那些和他在大平台上人设不符的碎碎念的情绪,被丢到了这个没有熟人也不需要社交的平台。
同理,这样的情绪还存在在所有你想不到的地方:淘宝的买家秀评论,不时出现一些掏心掏肺的回馈,既是评论,也是记录;饿了么的订单备注和评论,甚至也成了某些人发挥的场合。
还记得前不久被人发掘的“免费午餐”捐款项目的评论区吗,善意在这里开花结果,而许多人竟然把心里的柔软和难言的时刻都放在了这里:
社交平台和社交软件越丰富,当代人的表达空间反而就越小。每个平台都有不同的受众和人设,面具越戴越多,可能反而越来越找不到自己。
要说这是一个人人受控于社交平台的时代可能也毫不为过,有数据显示,全球网民上网的时间里,有三分之一是被动用在社交平台上的——机械地刷微博、滚动朋友圈已经成了一种无意识的动作。
我们脊椎变弯、视力变坏、走路撞树,我们拍照、打卡、展示、点赞一气呵成,全是因为这几年蓬勃发展的网络社群。“拍照好看”“ins风”和“适合网红打卡”成为评判事物的新标准,很难想象就在短短几年前,世界还完全不是这个样子。
困惑的时刻接踵而至,我真的是我展示的那样吗?我们明明有许多幽暗又负面的情绪,却很少能够在亲人朋友们都在的平台上发表。
我们都太需要一个树洞了!
但所有为了“树洞”而“树洞”的存在,在人逐渐变多以后,好像都免不了同质化的宿命。
否则,网易云为何会变成网抑云?尽管大家都在嘲讽矫情和无病呻吟,但那明明是许多人最真实的情绪。
于是许多人都有社交小号,并不期待回应和互动,只留下自嗨的只言片语。
但小号似乎也显得过于郑重其事了,何况在大型社交平台上,个人的身份总是很容易无所藏匿。小号也很难维持住一个“小号”的状态,广场仍然是广场。
小号往往意味着最靠近自己的“社交安全区”,但有时,我们只想有“自己”
小王们想要一个真正轻松的地方,能够只是随意地“说上几句话”。可能看上去不那么有趣,毕竟日常的生活就是琐碎和无聊,但至少那是真的。
英国的市场研究公司Global Webindex就有数据显示,2019年,在大型的社交平台上,Z世代(1995-2009之间出生的人)年轻用户的使用时间并未出现2018年那样显著的增长——这是伴随着互联网科技高速发展长大的一代人,但他们好像逐渐对大型社交平台感到厌倦了。
有许多年轻人在卸载“国民软件”(想象一下我们的微博和微信),转而投向更加小众、更有社群归属感的平台。
当这一代年轻人经历了社交网络飞速扩张、全面重塑人格的时候,好像重新开始反思了:我们要如何保留一种完全属于自己的表达?
人们在大型成熟的平台上,太容易迷失于“人设”和点赞了。但无论我们有多频繁地使用那些平台,我们都知道,那些不是真正的自己。
所以当你那个从不发朋友圈的冷面同事告诉你他不用微博时,他可能真的没有骗你。
他的灵魂都被挥洒在大众点评、饿了么评论和你从未听说过的不是社交平台的软件里。那些是互联网时代废墟里的涂鸦墙,没有期待被看到,也未必会被本人常常回顾。
那只是某时某地,无法也不想被压抑的突然的自我。
作 者 | 麻 薯
编 辑 | 麻 薯
设计、排版 | 译 尹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Epoch意为“新时代、新纪元”,也有“历史或生命中的一段时刻”的意思。不论这是最好还是最坏的时代,这都是一个有故事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