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自己是辆什么车-生涯规划初问

2018-10-23  本文已影响13人  艾睿刻聊心理

文/三省

一个思想游戏

找一个放松的环境,想象这样一个场景:长假开始的第一天早上,天气非常好且有足够的时间,你想开车去哪里,车里还有谁,路上会看到些什么?

停下来,好好想想,有答案了再往下看。

走进一个人的内心并不容易,包括你走进自己的内心。这个小游戏就是一个工具,帮你探寻潜藏内心的真实答案。

古典老师的参考解读

车意味着你的自我概念(法拉利、奔驰、越野车、卡车、自行车)

身边坐的人往往是你做决策时很重要的人(家人、朋友、自己一个人)

准备开往的地方是你这个阶段的目标(热闹的都市、宁静丛林、险峰、广阔的大海、幽静的小镇)

路径是你希望经过的路径。

这个游戏源于一个模型,叫做车日路模型。一个好的职业发展计划由三个部分组成,目标-自我-路径。

1.日是你要去的地方和目标。你的职业发展目标是什么?长期目标5年是什么?短期目标3年、1年是什么?如果让你排序,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哪些是可以排到后面的?

2.路是你要走的路径。对于如何去最近那个目标,你的路径清晰吗,分成哪几步?如果不清晰,谁会知道?

3.车是你自己,你对自己这台车的马力、底盘有信心吗?如果需要提升,提升什么?你的动力来自哪里?你是通过什么持续“加油”的?

一个职业发展的过程就是思考、践行车日路的过程。

迷茫,纠结和焦虑的源头

其实很多人并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些,陷入了低水平勤奋的怪圈。他们闷头向前开,看到路口就拐,看到有车就超。只用视线所及的东西为参照,结果开到了一个谁也不知道是哪的地方,没油了。想想自己或者身边的朋友,是不是有过或者正在经历这种迷茫。

再看看什么是纠结。你本来就一辆舒适性轿车,莫名其妙的开上了田间土路,底盘刮的呲嘎乱响,硬着头皮往前走;或者你一个大卡车,非要体会羊肠小道的曲径通幽。这时候,往前走还是往回走成了你人生的一个哲思。心里的纠结可想而知。

还有一种情况是没想好就上路,走一半盘山公路才发现自己马力不够,准备不足,退也退不回去了,这种情况就是焦虑。

自我-目标-路径三者统一,才能顺利到达自己想去的目标。

大部分时候,你可能发现这三者没法完美的统一,这个时候有三种策略可以选。

升级车:在职业发展的初期,职场的头3年,什么都不要想。从目标出发,倒推道路,最后改装汽车,因为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成长,要从自己身上开始开刀,死磕自己,持续增值。

刚进入职场的时候,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比你早进行业5年左右的标杆人物,研究他的发展路径、具备的能力,然后一路学习跟随就好。

选好路:在职业发展的中期,一般是25-40岁,综合考虑路和日,有些路径虽然不一定直接指向自己的目标,但是如果路好走,就先往前走。宁可一思进,不可一思停,持续升级自己的车和驾驶技术,只要大方向不错,总会开到的。取势、优术、明道。

在职业中期,最重要的是做好几次平台和行业的选择,要做管理还是专业?要留在大公司,还是去小公司,或者甚至自己创业? 要留在本行业还是尝试新行业?关键是选择一个让自己持续增值的路径。

做自己:在职业发展的后期40-55岁左右,你的体力精力都在下降,但是你的资源和智慧都在顶峰。从自身出发,去想去的地方,走最适合自己的路。你的目标不是赚钱或者增值,而应该是发挥自己的天赋、追求更大的社会价值和自我实现。职业对你的意义又会有改变。

总结

今天学会了一个小工具,叫做“车日路”。用来辅助思考职业发展里最核心的三个要素:自我-目标-路径。

还学会了在三个不同阶段,三种不同的校准策略:升级车、选择路、做自己。

再次思考一下:

1.你是辆什么车?你要去哪里?你准备如何去?

2.你现在处于什么阶段?你会选择3个策略的哪个策略?你是要升级车?还是选好路,还是做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