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3

2018-08-03  本文已影响0人  古风雅韵

古陶瓷的年轮

北京华夏物证古陶瓷鉴定技术研究所采用现代量子物理学检测技术,通过测定古陶瓷釉的老化程度来鉴定古陶瓷的真伪,当下藏品出手及藏品送拍甄选,一五二,四零一八,四七二二,徐女士!致力民间藏品出手渠道建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世界上首创了一种鉴定古陶瓷的方法。它不仅快速、准确、简便、高效,而且对被测文物不会造成损伤,准确率极高,这就是"老化鉴定法"。

已有研究告诉我们,经高温熔融形成的釉子,是一种玻璃态均质体。其内部结构是无序的,在自然环境中,呈亚稳定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内部结构会不断自动地进行调整,由无序的亚稳定状态逐步向有序化稳定状态转变,形成微细晶体,这就是釉子的"脱玻璃化"现象,简称"老化"。正是由于釉子存在这种自然"老化"现象,致使其内部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表现形式就是其透光性逐渐降低,对光线散射性不断增强。因此古陶瓷的釉面看上去要比新品柔和、温润,年代越久,这种反差越大。有些品种的古陶瓷,这种"老化"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甚至造成釉面出现不同形态的微裂纹。这种微裂纹有的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有的则要借助现代科学仪器才能发现。过去人们把古陶瓷釉面上裂纹的原因,都归结在陶瓷烧结冷却过程中胎、釉收缩比例不一致这一点上,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

釉子的"老化"现象,是陶瓷器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不断发生的一种特有的变化。就像树木的年轮一样,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因此我们也把它形象地称作陶瓷器的"年轮"特征。古陶瓷的"老化"与当前人们所说的"自然旧貌"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发生在釉子内部,是物质自身内部结构调整的结果,较少受外界物质环境的影响。后者则主要是外部物质对陶瓷釉面侵蚀的结果。受客观条件制约,它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的。这就是古陶瓷"老化"鉴定的理论基础。

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陶瓷釉的老化程度与年龄之间呈一定的函数关系,在最初的150年里老化速度较快,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老化速度逐渐放慢。以景德镇青花瓷釉为例:新仿品(包括经过各种作旧处理后的瓷器)的老化系数在0.06至0.10之间,绝大多数为0.08;清代末期至民国的产品,老化系数在0.18至0.12之间;明代末期到清代中期的产品,老化系数在0.26至0.20之间;元代产品的老化系数在0.24至0.28之间。如果以横坐标表示年代,以纵坐标表示老化系数,按瓷器的不同生产年代及其釉子的脱玻系数来作图,便可以获得釉子老化系数与其生产年代的相关曲线。

通过测定釉子的老化系数来判定古陶瓷真伪,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科学鉴定方法,它的准确率极高。在研究过程中,科学家们曾试图采用人工方法改变仿品的老化系数,比如向釉内添加催化剂;改变烧面曲线;进行退火处理等,但均未获得成功。也就是说,人们至今尚未找到改变釉子老化系数的人工方法。尽管通过人工处理后有些仿品的釉面与真品十分相似,用肉眼很难区别,但是从老化测试的谱图上看,它们却相去甚远。由此可知老化鉴定法具有较强的抗人为干扰能力。

古陶瓷"老化"鉴定技术与传统经验式鉴定方法比较,它的最大优点是弥补了传统鉴定方法上人为主观因素较多的不足,减少了对经验的依赖,使古陶瓷鉴定技术走向数字化。人们要掌握传统鉴定方法,必须经过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的学习和实践。然而学习古陶瓷"年轮"鉴定技术,只要经过短期培训就能上机操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